201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下载本文

数学试卷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利用三角形相似中的比例关系,首先由题目和图形可看出,求AB的长度分成了2个部分,AH和HB部分,其中HB=EF=1.6m,剩下的问题就是求AH的长度,利用△CGE∽△AHE,得出=,把相关条件代入即可求得AH=11.9,所以AB=AH+HB=AH+EF=13.5m. 解答: 解:∵CD⊥FB,AB⊥FB, ∴CD∥AB, ∴△CGE∽△AHE, ∴即:∴==, =, , ∴AH=11.9, ∴AB=AH+HB=AH+EF=11.9+1.6=13.5(m). 故答案为:13.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用到的解题思想是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利用三角形相似比列方程来求未知线段的长度. 12.(4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M0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1,使得M1M0⊥OM0,得到线段OM1;又将线段OM1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2,使得M2M1⊥OM1,得到线段OM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M3,OM4,…,则点M1的坐标是 (1,1) ,点M5的坐标是 (﹣4,﹣4) ;若把点Mn(xn,yn)(n是自然数)的横坐标xn,纵坐标yn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xn|,|yn|)称之为点Mn的绝对坐标,则点M8n+3的

4n+14n+1

绝对坐标是 (2,2)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数学试卷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专题: 新定义;规律型. 分析: 由于线段OM0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M1M0⊥OM0,所以△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点M0的坐标为(1,0),得到点M1的坐标为(1,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 OM1=OM0=,同理得到OM2=×=2,OM3=()=2,OM4=()48n+24n+1=4,则可确定点M5的坐标,按此规律得到OM8n+2=()=2,由于从M0开始,每8个点循环的落在坐标轴和四个象限内,则可得到点M8n+2与点M2的位置4n+14n+1一样,都在y轴的正半轴上,于是得到点M8n+3的绝对坐标是(2,2). 解答: 解:∵点M0的坐标为(1,0),线段OM0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M1M0⊥OM0, ∴△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M1=OM0=,点M1的坐标为(1,1), 34同理可得OM2=×=2,OM3=()=2,OM4=()=4, ∴点M5的坐标是(﹣4,﹣4); 8n+24n+1∴OM8n+2=()=2, ∵点M8n+2在y轴的正半轴上, 4n+14n+1∴点M8n+3的绝对坐标是(2,2). 4n+14n+1故答案为(1,1);(﹣4,﹣4);(2,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旋转的性质求出相应的线段长,再根据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确定点的坐标.也考查了规律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5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计算:

3 考点: 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本题涉及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化简、零指数幂四个考点.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 解: =6﹣3×=7+2+3. +1 数学试卷

点评: 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零指数幂等考点的运算. 14.(5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解不等式组: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 解答: 解:, .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6,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15.(5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已知x+8x=15,求(x+2)(x﹣2)﹣4x(x﹣1)+(2x+1)2

的值.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2分析: 首先将所求代数式化简,然后将x+8x的值整体代入求解. 2解答: 解:(x+2)(x﹣2)﹣4x(x﹣1)+(2x+1) 222=x﹣4﹣4x+4x+4x+4x+1(3分) 2=x+8x﹣3;(4分) 2当x+8x=15时,原式=15﹣3=12.(5分) 点评: 注意解题中的整体代入思想. 16.(5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 求证:BC=DE.

2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根据AC∥DE,证得∠ACD=∠D,∠BCA=∠E,通过等量代换可知∠B=∠D,再根数学试卷

据AC=CE,可证△ABC≌△CDE,所以BC=DE. 解答: 证明:∵AC∥DE, ∴∠ACD=∠D,∠BCA=∠E. 又∵∠ACD=∠B, ∴∠B=∠D. 在△ABC和△CDE中, ∴△ABC≌△CDE(AAS). ∴BC=DE.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17.(5分)(2019?门头沟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A(2,3)、B(﹣3,n)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P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OP的长.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将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将B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n的值,确定出B坐标,将A与B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如图所示,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0求出y的值,确定出C坐标,得到OC的长,三角形ABP面积由三角形ACP面积与三角形BCP面积之和求出,由已知的面积求出PC的长,即可求出OP的长. 解答: 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2,3), ∴m=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