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解答解析 下载本文

. WORD格式整理. .

19. 与上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A )。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

20. 与上题中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则( B )。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 D.利率水平下降

21. 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D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22.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BD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技术水平提高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提高

2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BCD )。

A.价格水平上升,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净出口会减少

D.价格变化引起可支配收入变化,从而消费变化 24. 当( 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与第4题正好相反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2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 AC )。

A.均衡国民收入 B.投资 C.价格水平 D.投资 E. 利率 26. 考虑能够使得总需求曲线更加陡峭的因素,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BC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 B.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C.边际储蓄倾向比较大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27. 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政策因素有( ABCD )。

A.政府购买增加; B.私人投资增加 C.货币供应量增加 D.转移支付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 总需求曲线对应着哪些市场的均衡 ( ABD )

A. 产品市场 B. 劳动市场 C. 黄金市场 D. 货币市场 2. 下列哪些选项能够解释名义工资刚性 ( ABC ) A. 工会的力量 B. 效率工资理论

C. 长期劳动合同 D. 货币供给增长率

3. 短期内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 ABC ) A. 某国发生海啸,摧毁了很多农田和工厂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B. 石油价格暴涨

C. 工会为工人争取了更高的工资 D. 股票市场进入牛市

4. 短期内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BC ) A. 股市进入牛市,人们消费更加积极 B. 中央银行增发货币

C. 政府减税 D. 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破产 5.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体现了 ( ABD )

A.实际余额效应 B.利率效应 C.替代效应 D.汇率效应

三、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 × )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 √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 ×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 ×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 √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 ×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 √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 ×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 √ )10. 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四、计算题

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并将结果与(1)比较。 (3)如果供给减少10%(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将结果与(1)比较。

(4)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1)由yd=ys得:2000+P=2400-P,于是P=200,ys=yd=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640-P,于是,由ys=yd有:2000+P=2640-P,解得P=320,ys=yd=2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3)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ys=1800+P,于是,由ys=yd有: 1800+P=2400-P,解得P=300,ys=yd=210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

(4)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2.假定一个四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0.8yd,投资函数i= 200-80r+0.1y,净出口函数为nx=100 -0. ly- 20r,货币需求函数为Md/P=0.3y-l00r,政府支出为g=400 (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函数为t=0. 25y (其中,y为国民收入,yd为可支配收入,r为利率, Md为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供给Ms=700,试求:

(1) AD曲线方程。

(2)假如价格水平始终保持不变且为1根据题意,若政府购买增加到470,求解这样的政府购买增加会产生多大的挤出或挤入效应?

(1)yd=y-t得c=800+0.6y, 由y=c+i+g+nx

得 y=800+0.6y+200-80r+0.1y+100-0.1y-20r+400 得 0.4y=1500-100r (1) 又货币需求函数为700/p=0.3y-100r(2) 联立(1)(2)得y=1000/p+15000/7 即为AD曲线方程。 (2)根据(1)中方法解得政府购买增加到470后AD曲线为y=1000/p+15700/7 将Md=700 P=1代入货币需求函数可得r=0.003y-7. 则I=200-80(0.003y-7)+0.1y=760-0.14y. 两次求得的总需求曲线分别求出

y1=1000+15000/7,y2=1000+15700/7 则 △I=0.14(y2-y1)=14 由于△I为正值,即未增加政府购买时的 投资量较大,因此产生14的挤出效应。

五、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2)a. 由凯恩斯提出的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物价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 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消费水平相应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 税收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降低。 d.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利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致净出口上升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2. 比较NI-AE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异同。

这三个模型表示了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演变。 (1)总支出模型:只有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y=AE=C+I+G+NX

它也被称作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2)IS-LM模型:考虑了利率可变的情况下,投资成为国民收 入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也被称作扩展的凯恩斯模型。

(3)AD-AS模型:推翻了IS-LM模型中关于价格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表示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也被称作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怎样理解总供给曲线通常有一个正斜率?

(1)总供给为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在即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基本资源所提供的总的实际收入。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因此,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2)a. 卢卡斯的新古典错觉理论 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使供给者对本身的产品价格产生错觉。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供给者会误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种错觉使供给者减少产品的供给。工人们在没有注意到总体物价水平降低时,只是看到名义工资下降了,推论自己报酬也下降,于是减少劳动供给量。这两种情况下,低物价水平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引起供给者对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因而价格下降,产出也下降。 b. 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名义工资在短期内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所以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就上升,较高工资使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于是减少劳动雇佣,生产较少产品。即由于工资不能随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就业与生产不利,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c.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是缓慢的,存在粘性。部分原因是因为调整价格存在菜单成本(印刷、分发目录和改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变价格标签等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和工资可能都是粘性的。在价格总水平下降的过程中,某些企业在价格调整过程中的粘性,导致价格过高,产品销售减少,企业削减生产和就业,物品和劳务的供给减少。

4.比较微观经济学供求模型与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的异同。

(1)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2)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

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用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这一模型描述的是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5. 试用AS-AD模型说明在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下,传统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为什么无效?那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应对不利的总供给冲击?

不利的总供给冲击(如粮食短缺、工资上涨等)会形成滞胀现象,此时总需求管理(增加总需求)会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而产出水平增加有限。所以总需求管理政策无效。此时除了实施单一规则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外,针对不利的总供给冲击的原因实施干预,如限制物价、增加粮食供应、限制工资进一步上涨等。

6. 经济萧条、经济过热和滞胀有何区别,从理论上分析,请你提出认为解决相应问题的政策组合。

(1)经济萧条:需求严重不足,生产(供给)能力大量闲置。 双松组合;

(2)经济过热:需求旺盛,但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需求已超过供给能力。双紧组合

. .专业知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