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16高二 时间:2016年1月10日 命题人:袁占军 校对人:吴长明 周日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加线字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既咎子兰 (jiù 追究) B.屈平属草稿未定 (shǔ 写作)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àng 当作) D.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1í 薄酒) 2.下列对文中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可以理解为强行修改。
B.“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的“圣君治国”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的意思。 C.“听之不聪”的“听”是名词,意思是识别力。 D.“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的意思结为亲家。 3.对下列加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明道德之广崇 ②谗谄之蔽明也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④屈平既绌 ⑤蝉蜕于浊秽 ⑥其后楚日以削 ⑦靡不毕见 A.① ②/⑤⑥/③④⑦ B.① ③/②④/⑤⑦/⑥
C.① ③/②/④⑦/⑤⑥ D.① ②/③④/⑤/⑥⑦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航MH370“失联”牵动着每位中国人的心,但马总理3月24日发表的声明不孚众望,
中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的舰船仍在不遗余力地搜寻“黑匣子”和飞机残骸。
B.今年3月15日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
的霸王条款。但目前不少商家对此置之度外,设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
C.为了对抗不堪入耳的广场舞,温州市区有居民在松台广场对面四楼平台上架起六个大
喇叭,对着广场不断喊话,以“还击”广场舞的噪音公害。
D.从3月初开始,每天有超过1万名各地群众自发来到兰考焦裕禄墓前纪念这位人民的
好公仆。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虽目不暇给,但接待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扬的处理决定:孙扬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暂不参
加国家游泳队集训,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
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C.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已父亲的,那么,陶
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D.太阳黑子酝酿着破坏性的太阳风暴,这种风暴会突然让带电粒子经过遥远的空间距离奔
向地球,导致地球卫星短路、手机信号中断甚至电子系统损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
历。 , 。 。 。 ; 。 ①人品,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 ②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③好人品是优秀员工、卓越团队的动能加油站
④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
⑤好人品是和谐社会、和谐组织的心灵润滑剂
⑥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A.④⑥③⑤②①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②①③⑤⑥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节选)
郭 莹
贵和尚中,是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
“和”与“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们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等俗谚,以及流播千古的“将相和”“兄弟和”“姑嫂和”等历史美谈,便反映出以和谐为取向的社会心态趋势。中国人的贵和取向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宗法型社会,乡土社会稳定的生活秩序,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寻求,正是“和为贵”处世观念的现实基点。
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做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儒家又把尚中与贵和联系在一起,《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和”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