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不宜大于以蒸汽压力与疏水阀出口压力差值(以Mpa计)的40倍。 例如:蒸汽压力为0.6Mpa疏水阀出口压力0.2Mpa。则允许累计上升高度为
40(0.6-0.2)=16m
(2) 当伴热蒸汽的冷凝水不回收时,表中伴热长度可延长
20~30%。
5. 伴热管的蒸汽耗量 (1) 计算公式:
3.6Kq1g1?Hv?Hi
式中 g1 —蒸汽用量,kg/m? h;
(2-8)
q1 —带外伴热管的管道热损失,w/m;
Hv —饱和蒸汽的焓,kJ/kg;
Hi —饱和水的焓,kJ/kg;
K —热损失附加系数,一般取1.15~1.25。
(2)
推荐数值 为了方便设计,单位长度和单位时间内外
伴热管的蒸汽用量可按表2-4选用。
(一) 带传热胶泥外伴热管 1. 传热胶泥的技术指标
(1). 有机型传热胶泥技术指标见表2-5。
第 16 页 共 33 页
表2-4 外伴热管的蒸汽用量 kg/m?h
表2-5 有机型传热胶泥技术指标
0.6~1.0 蒸汽压力 MPa 0.3 伴管直径 各种工艺管径DN ≤100 0.15 0.17 0.18 0.21 150~300 0.25 0.30 0.30 0.32 350~500 0.3 0.32 0.32 0.36 dN,mm 15 20 25 15 20 25 项 目 有机型传热胶泥型号 T-85(日本) TM-II(中国) 190 16~24 5.75 6.3 11.97(10.3) 10.12(8.7) 最高使用温度?℃ 线膨胀系数,10 /℃ 压缩强度,MPa 剪切强度,MPa 导热系数 室温 -6190 30~40 8.75 4.22 9.42 >(8.1) W/m?K (KcalM?h?c190℃ ) 水溶性 储存期限 月 不溶 3~6 不溶 6 第 17 页 共 33 页
(2)无机型传热胶泥指标见表2-6。
表2-6 无机型传热胶泥技术指标
项 目 传热胶泥型号 STD/T-3 TM-I(中国) 370 15.1 17.45(15) 1.1 最高使用温度, ℃ 线膨胀系数, 10 /℃ 抗压强度, MPa -6370 3.73 7.7-8.4 导热系数 W/m?K(Kcal/M?h?℃) 12.8~16.3(11~14) 粘接力 MPa
0.71 (3)斯蒙传热胶泥技术指标见表2-7。 表2-7 斯蒙传热胶泥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STD/T-3 T-63 T-80 T-85 适用带钩槽附件的伴热系统(1)也适用于电伴热系统如阀门、泵体及设备 适用极潮湿及腐蚀性气候区域特别适用于伴热阀门和类似的设备 温度极限 最大 最低 从伴管至主管壁的总传热系数W/m2?℃ 加热 冷却 搭接底层的抗剪强度,KPa 开始工作要求 371℃ -190℃ 110~225 675℃ -190℃ 110~225 162℃ -190℃ . 110~140 55~110 190℃ -190℃ 110~140 55~110 6900~12400 1380~1725 1380~1725 6900~12400 如采用钩槽系统不需要固化一般在70~100 ℃下4~12小时 同左 不需要特殊的固化步骤 同左 电阻 储存期限 0.11 OHMS/cm 一年 1.3 OHMS/cm 一年 57 OHMS/cm 30天在冷藏下一年 57 OHMS/cm 同左 (1) 如果采用钢伴热管、自安装日期起60天固化。
2.工程应用
第 18 页 共 33 页
带有传热胶泥的外伴热管直径及根数可按表2-8选用。
表2-8 带有传热胶泥外伴热管管径及根数选用
主 管 环境温度5℃ 环境温度-5℃ 环境温度-15℃ 环境温度-25℃ 直 径 被伴介质温度,℃ 被伴介质温度,℃ 被伴介质温度,℃ 被伴介质温度,℃ mm 90 120 150 170 90 120 150 170 90 120 150 170 90 120 150 17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1x15 1x20 1x25 2x15 1x25 2x15 1x25 1x15 1x20 1x15 1x25 1x20 1x25 1x15 1X25 2x15 1x20 2X15 1x25 1x25 1x20 1x20 1x20 1x25 1x25 1X25 2x15 2x20 1X 25 2X20 2X15 第三章 蒸汽外伴热管的安装设计
(一) 一般要求 1.蒸汽外伴热管 (1)
伴热管必须从主蒸汽管或蒸汽分配管顶部引出,并靠近引出处
设切断阀。 (2) (3)
每根伴热管宜设疏水阀。
在3米半径范围内如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供汽点或排凝点时,则
应在该处设蒸汽分配管或凝水集合管,并应在分配管或集合管上设置备用接头。 (4)
通过疏水阀后不回收的冷凝水,宜集中引入一汽水分离器内,
将废
第 19 页 共 33 页
汽高空排放,冷凝水应引至附近排水沟。 (5)
每根伴热管应尽量高点供汽,沿工艺管线由高向低敷设,在
最低点排凝;并尽量减少“U”形水袋,以防止产生液阻和气阻。 (6)
当主管要求伴热而支管不要求伴热时,该支管上的第一个切断
阀(靠近主管处)应予伴热。要求伴热的管道上的取样阀、放气阀、扫线阀和排液阀等均予伴热。 (7)
伴热管可不设低点排液阀。 2. 带传热胶泥的伴管.
(1) 传热胶泥应根据产品性能确定使用方法。
(2) 有机型传统胶泥应采用填角法,把胶泥填充在主管与伴管之间,如
图3-1中b所示。
(3) 无机型传热胶泥应采用抹子把胶泥在伴管四周抹匀,保证伴管在胶
泥之中如图3-1中a所示。
3. 外伴管必须采用无缝钢管。
第 20 页 共 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