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低值易耗品—在用 400
Dr: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8(400×2%) Cr: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 8
(四) 解:
(1) Dr:原材料—甲材料 40 000
Cr:待处理财产损益 40 000
(2) Dr:待处理财产损益 936 000
Cr:原材料 800 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转出)136 000 (3) Dr:待处理财产损益 40 000
Cr:管理费用 40 000
(4) Dr: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500 0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436 000 Cr:待处理财产损益 936 000
6
P96 练习题 1.解答:
(1)借:在途材料—甲材料 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2)借:原材料—甲材料 10300
贷:在途材料—甲材料 10300
(3)采购成本=30000+20000+930+1500=52430(元) 增值税=5100+3400+70=8570(元)
支付的全部货款=52430+8570=61000(元) 借:在途材料 524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8 570 贷:银行存款 61 000 (4) 计算并结转乙、丙材料的实际成本 分配乙、丙材料的运费
分配率=1000×(1-7%)/(300+200) =1.86元/吨
乙材料负担的运费=300×1.86=558(元) 丙材料负担的运费=200×1.86=372(元) 分配乙、丙材料的保险费
分配率=1500/(30000+20000)=0.03元/元
乙材料负担的保险费=30000×0.03=900(元) 丙材料负担的保险费=20000×0.03=600(元)
乙材料采购成本=30000+558+900=31458(元) 丙材料采购成本=20000+372+600=20972(元)
7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乙材料 31458 —丙材料 20972
贷:在途材料 52 430
(5) 借:在途材料—甲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6) 借:原材料—乙材料 9 000
贷:在途材料—乙材料 9 000
(7)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丁材料 30 000 贷:应付账款 30 000
3.解答:
(1)计算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510万-200-9=301(万元),
比甲材料的账面价值300万元高1万元, 因此,甲材料本期不确认减值损失。 (2)计算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
有销售合同和无销售合同分别确定, 有销售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
=1000×1.3万-230=1070万元
账面价值1000万元,不用计提跌价准备;
无销售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
8
=3000-70=2930万元,账面价值3000万元, 应计提金额=3000-2930=7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000
4.解答:
(1)2009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0元
Dr:资产减值损失5 000 Cr: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2)2010年末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3000元
Dr: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Cr: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3)2011年末冲回存货跌价准备 5000元
Dr: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Cr: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4)2012年末冲减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使其余额为零
Dr: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Cr: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