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完整答案 下载本文

A.2M×16bit B.4×8bit C.2M×4bit D.4×16bit 二、填空

1. 存储器的作用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程序和数据。

2.对存储器可进行的基本操作有两个:读出操作和写入操作。

3.如果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随机访问,且访问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这种存储器称为随机存储器。

4.内存是计算机主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用来存放正在使用的或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5.在断电后信息即消失的存储器称为非永久记忆(或易失性)的存储器。半导体读写存储器RAM属于非永久性存储器。

6.由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和外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存储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三级存储系统结

31

构。

7.外存(或辅存)中的信息不能被CPU直接访问。

8.外存用于存储备用的、不经常使用且断电后能长期保存的信息。

9.MOS型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可分为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两种,后者在使用过程中每2ms内要刷新一次。

10.只读存储器ROM的特点是通过一定方式将信息写入以后,信息就固定在ROM中,即使电源切断之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11.只读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一些不需要修改的信息,如微程序、子程序、某些系统软件、用户软件和数据表格等。

12.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将ROM分为三类:掩膜式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13.MROM中的内容由芯片制造厂家在芯片生产

32

过程中按要求做好。

14.PROM中的内容一旦写入,就无法改变了,属于一次可编程存储器。

15.主存与辅存的区别主要是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不能直接访问辅存,主存中的信息掉电后不能保存,辅存中的信息掉电后不会丢失。 16.双极型半导体工作速度比MOS型半导体快 ,因此Cache就是由双极型半导体构成。 17.计算机内存储器可以采用RAM和ROM(即内存和ROMBIOS。注意内存储器不是指内存)。 18.常用的刷新控制方式有:集中刷新控制方式、分散刷新控制方式和异步刷新控制方式三种。

19.一个16K×32位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46 。

20.一个512KB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27。

21.一个16K×16位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

33

线的总和是30 。

22.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该机的寻址范围是32K 。 23.某计算机字长是64位它的存储容量是1MB,按字编址, 该机的寻址范围是128K 。 2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 该机的寻址范围是 16K 。 25.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 18(或19读写分开)。

26.某RAM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

27.某RAM存储器容量为128K×16位则地址线为17根,数据线为16根。

28. 存储器与其他部件之间主要通过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进行连接。

29.内存容量为256KB时,若首地址为00000H,那么末地址为3FFFFH。

34

30.16位机中,若存储器的容量为1MB,则访存时所需地址线应有 20根。

31.存储器芯片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存储器的字长。

32.存储器串联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存储器的单元数。

33.存储器串联时,需要将地址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送芯片地址线,一部分经译码后送存储芯片的片选位。

34.要组成容量为4M×8位的存储器,需要8 片4M×1位的芯片,或需4片1M×8位的存储芯片。

35.构成32MB的存储器,需要1M×1位的芯片256片

36.Cache是指介于CPU与主存间速度快容量较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37.在图4-28多级存储系统中,上一层次的存储器比下一层次存储器速度快、容量小, 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