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下载本文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第一次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

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选兴壮思飞,欲上

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 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 下这些:

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

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粱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

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

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

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

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

“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 所能及的了。

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

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

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速。故其著作可以

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

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

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

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叉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

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

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辩证也易,何者?无期

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

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

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

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

与预玎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

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曼增加了几分钦佩。

1.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B.傲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 信服。

C.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

D.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 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米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 通,尽为己用,

B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 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C.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 证,却不能为其提要。

I).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

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 一个学者的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 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

B.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 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

C.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 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着的圭臬。

D.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 向,这样的学者宽容而悲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金,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