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的54个经典案例-服务案例点菜 下载本文

山峰”,一蛇三吃:喝蛇酒、煲蛇汤、炒蛇皮。龙先生还特别说:“小姐,你们的操作程序一定是倒蛇胆酒时应该先把酒杯放到我们面前,再杀蛇取胆,滴入胆汁,然后斟满酒,是吧?”服务员小李听后说:“哪有这样倒酒的?一方面会惊吓你们,另一方面也会弄脏你们的衣服。”“别说了,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小李想,客人既然提出自己的方案就改良一下餐厅规定的操作程序吧。当厨师杀蛇取胆后,服务员正准备将胆汁滴入酒杯中时,龙先生又说:“小姐,你可要按我的要求倒酒,最好请这位厨房师傅先把蛇胆汁一滴一滴滴入酒杯,并把酒杯放到各位面前再斟酒。”在龙先生同意后,小李又重新请厨师滴入蛇胆汁,送到客人面前,再一一为客人斟满了酒,龙先生

尝了一口,微笑地说:“这种味道就正宗了。”之后客人们兴趣盎然地饮用起来。 小李把龙先生“杀蛇的事”告诉了餐厅经理。经理和厨师长都认为,从客人要求改变蛇胆酒的斟酒方法来看,很可能这位客人好炫耀、爱在朋友面前摆谱。经理当即让厨师和小李按客人说的做,在服务时要格外小心。

后来龙先生居然成了这家餐厅的常客。每当他见到小李时,总要做一个“杀蛇”的动作,然后,双方便会心地一笑。

分析:

1、本案例中的龙先生后来居然能成为该餐厅的常客,主要是由于当他提出一蛇三吃,且要求服务员当面杀蛇取胆的额外要求时,餐厅能按他的要求照办。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餐厅应该给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包括定制化服务结果、多样化服务过程和个性化服务行为。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愿望,定制化程度高的餐厅,客人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菜肴和饮料,还可随时要求与无人员满足自己的独特需求。餐饮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餐厅应该尽量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

2、服务人员在面对客人的任何特殊要求时,都不应开口质疑客人的说法,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客人保持礼貌礼节。

处理结果:

1、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龙先生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李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求。

案例六奇怪,她不要小费还那么热情

事情经过:

一天晚上,徐先生陪着一位美国外宾来到酒店餐厅用餐。点菜后,服务员小吴摆上酒杯,上好餐前小吃,又为外宾多加一份刀叉再为两位客人斟茶水、换毛巾,又为他们到啤酒,当汤端上来后便为他们盛汤,盛了一碗?一碗。一开始,外宾以为这是吃中餐的规矩,听徐先生告诉他凭客自愿后,在服务员小吴要为他盛第三碗时他谢绝了。小吴在服务期间满脸微笑,手疾眼快,一刻也不闲着:上菜后即刻布菜,皮壳多了随即就换骨碟,毛巾用过了忙换新的,米饭没了赶紧添加。。。。他在两位客人旁边忙上忙下,并不时用英语礼貌地询问两位还有什么需要,搞得两位食客也忙上忙下拘谨起来。当外宾把刀叉刚放下,从口袋里拿出香烟,抽出一支拿在手里时,“先生,请抽烟。”小吴忙从口袋里拿出打火机,熟练地打着火,送到客人面前,为他点烟。外宾忙把叼在嘴里去点烟,样子颇为狼狈。烟点燃后,他忙点着头向小吴说了声:“谢谢!”小吴又在忙着给他的碟子里添菜,客人忙熄灭香烟,用手止住小吴说:“谢谢,还是让我自己来吧。”小吴随即把烟灰缸拿去更换。外宾说:“这里的服务太热情了,就是忙得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徐先生,我们还是赶紧吃完走吧。”当小吴把新烟灰缸放到桌上后,两人谢绝了小吴的布菜,各自品尝了两口后,便要求结账。去账单时,外宾拿出一张钞票压在碟子下面。徐先生忙告诉他,中国餐厅内不收小费。外宾说“这么‘热情’的服务,你就无动于衷?”徐先生仍旧向外宾解释,外宾只好不习惯地把钱收了起来。结账后,小吴把他们送离座位,站在餐厅门口还连声说:“欢迎下次光临。”

分析:

1、在本案例中,由于美国客人在该餐厅受到十分热情的接待服务,结合他过去在国外的就餐经历和经验,使外宾形成一种感觉,就是过于热情干扰了自己的用餐情绪,即感到不自在和尴尬,这使他认为这是服务员在索要消费的提示,尽管最后他也清楚并不是那么回事,但是顾客始终并不认同和接受这样的服务。这样的服务实际上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又例如,有些聚在一起想聊聊知心话的朋友,正在热恋的青年男女,爱静静独坐的知识份子或其它一些不想让服务员过多干涉自己的顾客,包括到餐馆洽谈业务生意的商人,都不愿意接受这种画蛇添足式的服务。所以说服务员并不是越殷勤、周到、热情,就越能得到顾客的好感,而是应当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那样服务。

2、餐厅在强调对顾客热情服务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以顾客感到自在、舒适和愉快为准

则,不注意客人反应的过度热情也可能会把顾客吓跑。

处理结果:

1、管理人员对小吴进行培训,强调服务应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而进行。 2、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所有员工明确服务应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而进行。

案例七不吃蛋黄的客人

事情经过:

在某一西餐厅的早餐营业时间,服务员小芳注意到一位年老的顾客先用餐巾纸将鸡蛋上面的油擦掉,又把蛋黄和蛋白用餐刀切开,再就是用白面包把蛋白吃掉,而且在吃鸡蛋时没有像其它客人那样在鸡蛋上撒盐。小芳猜想着客人可能是患有某种疾病,才会有这样特殊的饮食习惯。第二天早晨,当这位客人又来到餐桌落座后,未等其开口,小芳便主动上前询问客人、你是否还享用和昨天一样的早餐。待客人应允后,服务员便将昨天一样的早餐摆在餐桌上。与昨天不同的是煎鸡蛋只有蛋白而没有蛋黄,客人见状非常高兴。边用餐边与小芳谈起,之所以有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因为他患有顽固的高血压症,从医嘱的结果。以前在别的酒店餐厅用餐时,他的要求往往被服务员忽视,这次在这家酒店住宿用餐,他感到非常满意。

分析:

1、在本案例中,不吃蛋黄的顾客从开始并没有跟服务员小芳提他的特殊饮食习惯,到后来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客人以前在别人的酒店餐厅用餐时,他的要求往往被服务员忽视,这里经验效应就产生了作用,使得客人认为这个餐厅也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没有必要和服务员提醒。但他没想到服务员小芳不仅记住他的特殊习惯,而且不用客人本人再次提醒就能主动端上已提前去掉蛋黄的煎鸡蛋,让客人感到被尊重和重视,所以在这家酒店住宿用餐,他自然感到非常满意了。

2、在客人到店消费时,作为服务人员应多观察客人的特殊习惯和餐饮偏爱,在下次服务该客人时即可根据客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3、餐饮服务要有预见性,要把客人的需求考虑周到,使客人享受到方便贴心的服务。 处理结果:

1、要求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老先生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芳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

求。

案例八自助餐上的香蕉

事情经过:

有一位美国客人入住某酒店,他个性孤僻,不喜欢言笑,单身。在该酒店住了一周,几乎从不开口,不跟别人打招呼,更难得让人看到一丝微笑。楼层服务员觉得这位客人极难伺候,任凭他们如何笑脸相待,主动招呼,所得到的总是一张铁板的脸,天天如此。

每天早上,他爱去自助餐厅吃早饭。当他吃完自己挑选的食品之后,便开始在台上寻找什么东西,一连三天都是如此。第一天,服务员小梅曾问过他要什么东西,他没吭一声,掉转头便走出餐厅。第二天小梅曾问过又状起胆询问他,他还是一张冷峻的脸,小梅尴尬得双颊发红。当这位美国客人正欲步出餐厅时,小梅又一次笑容满脸地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也许是小梅的诚意感动了他,他终于吐出“香蕉”一词,这下小梅明白了。第三天早上,那位沉默寡言的客人同平时一样又来到自助餐厅,在一侧一盘黄橙橙的香蕉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绷紧的脸第一次有了一丝微笑,站在一旁的小梅也喜上眉梢。又一次领悟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酒店每天早餐都特地为他准备了香蕉。

几个月后,这位客人又来到该酒店。第二天一早他步入自助餐厅,原以为这次突然“袭击”,餐厅一定没有准备好香蕉。孰料走进餐厅,迎面就是引人注目的一大盘香蕉。这位金口难的客人见到小梅,第一次主动询问是不是特意为他准备的香蕉。小梅嫣然一笑,告诉他昨晚总台服务已经给餐厅带来了他入住本店的信息。

“太感谢你们了!”美国客人几个月第一次向酒店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 分析:

1、常言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酒店服务员面对来自天南地北,性格、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类型的客人,细心观察客人的言行举止,摸准其心思、采取灵活机动的服务技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2、自助餐准备一些香蕉,这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去探索客人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位美国客人对香蕉情有独钟的信息不仅餐厅知道,连总台都掌握,可见酒店极为重视有关每个客人特殊需求的档案。此外,该酒店的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前厅、客房、餐厅共享顾客的相关信息。晚上客人到达,第二天早上餐厅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对客人的重视。

处理结果:

1、要求餐厅所有服务员都记录下这位美国客人的饮食爱好,以便日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表扬小梅的处理方法,并对全体员工培训,提倡所有员工多观察,尽量满足客人需求。

案例九一碗豆面引出的话题

事情经过:

一天,有10位客人来到餐厅就餐,他们点了菜之后边吃边谈,在这顿饭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客人点了主食----每人一碗豆面。在服务员将豆面送到每一位客人面前,客人们并未立即食用,而是继续交谈着。大约10分钟后,有的客人开始食面,其中一位客人刚吃了一口,便放下筷子,面带不悦地对服务员说:“这豆面怎么这么难吃,而且还粘到一起,不会是早做出来的吧?你知道吗?这顿饭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服务员连忙解释说:“先生,我们对客人点的饭菜都是先点现做的,一般的面条在做出几分钟后就会粘在一起,而面豆的粘性比其它面的粘性大。如果做出来不马上吃的话,必然会影响到面条的口味和口感。我们通知厨房再给你做一碗面给你好吗?客人说:“不用了,再做一碗豆面也不能挽回我的损失。”分析:

1、服务员能坚持把“对”让给客人,不仅马上赔礼道歉而且表示厨房可以再给顾客重新做面,应该说是比较周到的。

2、如果服务员在上“豆面”时,能够向客人介绍豆面的粘性大的特性,并提醒客人要立即吃会更好味,那么客人的不快是能够避免的。

3、所以,服务人员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应把工作做得细致些,不可有半点马虎,力求达到“尽善尽美”。

处理结果:

1、经了解,这位客人是请生意伙伴在饭桌上谈生意的,因生意未谈成,所以心情不太好。再加之豆面的“不可口”,更增添了客人的不快。这时服务人员马上诚恳道歉,并表示厨房可以给客人重新做面。

2、经理出面对客人道歉后,给客人送了水果盘以表歉意,客人感到备受尊重,于是平静地结账离开。

3、以此事作为经验教训,培训全体员工,务求令所有员工提高服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