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下载本文

室温保持在20~25℃。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值低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值高出25%~80%。

38.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平均37.4℃,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口腔温度正常值为

36.7~37.7℃;腋窝温度正常值为36.0~37.4℃。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意味着其数值一成不变。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不超过1℃。

39.人体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40.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正常阈值为37℃。当体温超过37℃时,

热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增加,引起散热增多,产热减少,使体温回到37℃。当体温低于37℃时,泠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增加,热敏神经元活动减弱,引起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使体温回到37℃。

第八章 排泄

一、是非题1~5 √×√√√ 6~10 ×√√×√ 11~15 √√×√×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而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高。( ) 2. 无论动脉血压如何变动,肾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总是保持相对恒定( ) 3. 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排出,故消化道是最重要的排池器官( ) 4. 除蛋白质外,原尿的各种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 ) 5. 虑过膜除只有机械屏障外,还存在电屏障。 ( )

6. 由于入球小动脉粗,出球小动脉细,故肾小球毛细血管全长有效滤过压基本保持恒定。 7.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大,有效滤过距离延长,滤过率增高。( ) 8. CT在近球小管属被动重吸收,而在髓袢升支粗的属继发性动重吸收( )

9.实验证明,每天由尿中排出的K+约2-4g,说明K+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不完全。( ) 10.糖尿病人多尿是由于血糖高,未被重吸收的葡萄糖高了小管液中的渗透压所致。 11.酸中毒的病人.由于肾小管上分泌H+增加.抑制了K+的分泌.易导致高血钾( ) 12.肾髓质高渗湿梯度是尿浓缩与稀释的基础。( )

13.当血管量增大,刺激左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容量感受器,通过速走神经促进ADH的释放。 14.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只有除Na+排K+作用。( )

15.脊髓损断,大脑皮层与初级排尿中枢失去联系,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出现尿潴留。 ( )

二、A型选择题1~5 ACCCB 1.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

A .消化道排出食物残渣 B .肾脏排出尿液 C .肺呼出CO2 D .皮肤分泌汗液

2.肾在流量在动脉血压波动在10.7~24.0Kpa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 )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神经一体液调节

3.原尿中,正常情况不会有 ( )

A.水 B.无机类 C.蛋白质 D.红细胞 4.肾小球流过率,正常为 ( )

A.50ml/min B .120ml/min C.125ml/min D. 150ml/min 5.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是 ( )

A .流过膜的面积与色性 B .血浆晶体涌透压 C.血浆体液渗透压 D.肾血浆流量

6.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滤过率增加( )6~10 DCADB A .动脉血压由11.0Kpa上升至14.0Kpa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尿路梗阻,囊内压升高 D.肝硬化合成血浆蛋减少 7.肾病出现蛋白尿是由于( )

A .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B.有效滤过压升高

C.滤过膜上皮电荷减少 D .肾小管对蛋白质吸收减少 8.重吸收能力最部位是( )

A 近球小管 B 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9.有关Na+. 的重吸收错误的是 ( ) A 流出的Na+有99%被肾小管和集合重吸收 B近小球管对Na+的重吸收 可用 “泵一漏模式” 释 C近球小管重吸收Na+Rr的是与肾小球流出量成反比关系 D Cl-重吸收建立的电梯度促进Na+ 重吸收

10.与肾小管重吸收NCO3 和分泌 H+ 有关的酶是( ) A 脱 羟酯 B碳酸酐酶 C 过氢化酶 D 转氨酶 11.有关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11~15 DBADC A 近球小管分泌能力最强 B 分泌过程与Na+重吸收有关 C 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 D 分泌H+阻断了NH3的分泌 12.关于葡萄糖的重吸收,错误的是()

A 在近小球管重吸收 B载体转运的易化扩散,属被动转运 C 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 与Na+重吸收相

13.实验中,给家兔注射20%的葡萄糖5Ml,尿量增多,是由于( ) A 小管中溶质浓度升高 B 血浆渗透压升高 C ADD 释放减少 D 肾小征球滤过增多 14.关于肾小球质高渗梯度的形成,错误的是( )

A 与各段肾小管的不同生理特性有关

B 外髓高渗梯度的形成与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NaCl有关 C 内髓高渗梯度的形成髓褂袢 D 近球小管在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15.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体有赖于( )

A 小叶间动脉 B 弓形动脉

C 直小血管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16.尿阶缩稀释过 主要发生在( )16~20 DACDC 21~24 DDAD

A 近球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过曲小管与集合管 17.引起ADA释放的有效刺激是( )

A大量出汗 B大量饮水

C 注射生理盐水100ml D注射5%葡萄糖10ml 18.“尿晶症”是由于何种激素减少( ) A 糖皮质激素 B 醛固酮酮 C ADA D 肾小腺素 19.下列何种因素不引起醛固酮增加( )

A 肾素分泌增多 B 血Na+降低,血K+升高 C 血管管 素Ⅱ增多 D 血CL21升高,血CL-降低 20.大量饮清水,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 )

A 动脉血压升高 B 循环血量增加 C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1.有关尿量,错误的是( )

A 每昼夜1000…2000ml B 每昼夜是长期超过2500ml称多尿 C每昼夜尿量不足500ml称少尿 D无尿是指尿量为0 22.关于排尿反射,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隆于膀胱壁上 B初级中枢位于脊髓骶段 C 排尿多被控制 D 反馈调节 23.膀胱炎病人,排尿异常表现为( )

A 尿频,尿量 B 尿失禁 C 尿潴留 D 尿崩症 24.正常尿中不含有( )

A .水 B .尿素, C . Na+.K+.Cl- D .氨基酸,葡萄糖

三、多项选择题

1.肾脏功能包括( ABCD )

A、排出代谢产物 B、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D、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E、分解物质 2.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包括( ABC )

A、肾血流量大 B、通过自身调节,保持肾血流量相对恒定 C、血液通过两次毛细血管 D、肾髓质血流量软皮质多 E、不产生组织液

3.尿生成的过程包括( ABC )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C、肾小球、集合管分泌 D、输尿管输送尿到膀胱 E、排尿反射

4.阻止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是( BC )

A、肾小球毛细胞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囊内压 D、小管中的溶血限度 E、原尿胶体渗透压

5.肾小管、集合管分泌的物质( ABDE )

A、H+ B、K+ C、氨基酸 D、NH3 E、酚红

6.下列情况属于渗透性制尿的是( 6 BC ) A、大量饮清水,尿量增加 B、甘露醇制尿

C、注射高渗葡萄糖利尿 D、大量注射生理盐水、尿量增加 E、肾血浆流量增加、尿量增加

7.引起ADH释放增加的因素有( ABCE ) A、大量出汗 B、严重呕吐、腹泻 C、循环血量减少 D、大量饮生理盐水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8.下列哪些情况可使尿量增加( BCDE )

A、失血 B、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C、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D、心房、腔静脉扩张 E、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

五、问答题 1.。 2.

3.大四、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排泄:指机体将代谢产物、进入体内的异物及过剩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正常为125/min。 滤过分数:批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约为19%。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指肾小球滤过的动力,等于肾小球血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糖阈:是指尿中不出现葡萄糖时,最高血糖浓度正常值为160~180mg/100ml。 渗透性利尿:指通过增加肾小管中溶质浓度而使尿量增加的利尿方式。

水利尿:指大量饮清水,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释放减少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球管平衡:无论肾小球滤过率怎么变化,近球小球对Na+、H2O的重吸收,总是占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球管平衡。 五、问答题

1. 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三个过程。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推动下,血浆成分除大分子重回外,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进入肾小管称小管液,小管液流经肾小管、集合管时,其中全部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到周围血液中,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H+、K+、NH3等物质分泌到小管腔内,小管液流至肾盂,形成终尿。 2.糖尿病人为什么尿糖阳性并出现多尿?

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障碍,血糖升高,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由于肾小

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一部分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而由尿中排出,出现糖尿。不能被重吸收的葡萄提高了肾小管中的溶质浓度,使渗透压升高,对抗了水的重吸收,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3. 失血的患者,血压和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大失血的患者,动脉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因为大出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当动脉血压低于10.7Kpa时,由于超出的肾血管的自身调节 的范围,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主,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第九章 神经系统

一、是非题1~5 ×√×√√ 1.神经元即神经纤维。( )

2.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作用。( )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之一是单向传导。( ) 4.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 5.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隙边接。( )

6.突触后膜发生的电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6~10 ×√××√ 7.突触传递的且放现象,其结构基础是神经元的环状联系。( ) 8.肽能神经纤维未梢释放肽类化合物。( )

9.递质共存是指脑内许多神经元末梢内同时含有并释放两种以上的递质。( ) 10.N受体属于化学门控道道。( )

11.B1受体主要分布在骨骼肌血管,腹腔内脏血管的平滑肌上。( )11~15 ××√√× 12.非条件反射是经过训练而建立起来的。( ) 13.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突-轴突突触联系。( ) 14.突触后抑制又称超极化抑制。( ) 15.丘脑是感光的最高中枢。( )

16.巴比妥类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是通过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而发挥的。 16~20 √√√×× 21~25 √×√×√ 26~30 ××√×× 17.中央前四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的代表区。( ) 18.快痛由A类纤维传导、慢痛由C类纤维传导。( ) 19.阑尾炎牵涉痛的部位在变化点。( )

20.a神经元支配梭内肌,r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 21.腱反射是牵张反射的一种类型。( )

22.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破坏是产生舞蹈病的主要原因。( ) 23.小脑损伤往往出现运动共济失调。( )

24.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往往比较广泛,可以动员机体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2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功能的较高级中枢。( )

26.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内形成了比较牢固的神经通路( ) 27.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系统为为类和高等动物共有。( ) 28.当机体接受刺激后,脑电波出现a波消失,被b波取代。( ) 29.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信息贮存系统,信号永不被遗忘。( ) 30.快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