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整理(高二第二册) 下载本文

二十二、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 1、文学常识

(1)文体:《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2)特点:

1本文先记叙后议论,其他的游记一般。交代了游览的时间、○

地点、人物、经过。

2以生动的比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

且笑于山谷中者”等,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

3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

(3)游记类型:借事喻理;或借景抒情。 2、段落内容:

(1)第一节:议题。表明游览石钟山的真实原因是对郦、李渤的说法的怀疑。

(2)第二节:释疑。为亲身探寻而游览,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噌吰者,周景王……庄子之歌钟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声音的宏大沉重。

(3)第三节:解疑。世上没有传下来“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原因。“郦元……;……不能言”;“陋者”指李勃,诗僧提出写作目的: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叹郦元……之陋”,结尾与开头相照应。 3、主旨:

1

(1)作者游览石钟山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原因:山下大石有很多空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发出声响。与《褒禅山记》相似, 4、特点:

(1)以写景抒情为主。

(2)写作手法:驳论。“今以钟磬……况石乎”表明怀疑的原因。本文借石钟山名字的原理,说明遇事应耳闻目见而不能臆断有无。

(3)写作原因:“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5、相关:

(1)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 《赤壁赋》 , 《石钟山记》,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结构:

1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

法的怀疑。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

2

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并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2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分○

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第二层(“寺僧……不信也”),写访问寺僧。第三层(“至莫夜……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3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分为○

三层。第一层,“事……可乎?”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

(3)比较《游褒禅山记》

1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

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2不同点:一是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二是议论○

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仅为一句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