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王文芬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02期

【摘要】如今,科技高速發展,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逐步演变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不可忽视。小学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接受力强、可塑性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出发,通过教学模式、教师能力、学生培养三个层面对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课题编号:BY〔2017〕G024)的研究成果。

创新是人类基于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根据自身目的对已有事物进行更新和替换的思维或活动,而实践是对创新思路验证以及实施中不可缺少的过程。目前,各国对于创新能力都十分关注,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和接班人,他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无限可能性。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能够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打下基础。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教学内容有限,知识面窄

在我国,应试教育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中高考的不断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和筛选已呈现多元化与全面化趋势,但教学内容仍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主要表现在教学目的仍以掌握教材知识并达到考试要求为主,学习内容局限教材中而并未进行拓展,知识不贴近生活,难以解决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疑惑。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学生常常带着困惑思考,难以得到正确结果,得出的想法又被认为是异想天开,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手段落后

现如今,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有新型的设备或技术出现并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高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家长们常常会发现孩子经过稍微指导便可无师自通地操作手机、平板等设备。相较而言,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略显单一,仍以传统的教师面对面讲授的模式为主,教学手段主要通过黑板板书和幻灯片投影,无法将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切身感受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对于现代科技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讲授内容中的刻板模糊印象。 3.教学过程枯燥,吸收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