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宰杀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第1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本项目以肉鸡宰杀加工厂为龙头,从种鸡蛋的生产、孵化、养殖技术辅导到加工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项目。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完善产业链、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项目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户数量多,符合国家三农政策。

§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 §1.3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食品有限公司开发项目 建设性质:新上项目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分割加工厂及冷库。总共占地: 22亩。

建设内容:日屠宰15万只鸡,年屠宰约4500万只。本期包括:禽类屠宰、精细分割,冻结、冷藏、物流配送。 §1.4 项目建设方案 进度安排

本项目拟建设周期8个月。2008年3月至4月为前期准备阶段,5月至10月为工程施工阶段,预计投产时间为2008年11月。

市场营销及组织方案

拟采用原有销售渠道及销售方案的市场策略。 §1.5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全部为自筹资金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可销售收入68425万元,实现利润718.88万元。 §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山东省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7 综合评价

第2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近几年来梁山县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六和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完善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探索企业新的发展途径。始终坚持走以产业化经营促企业发展的路子,产业化的实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注重绿色无污染,禽类产品的消费量在世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优质鸡鸭类分割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家禽产品深加工是刺激消费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家禽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我国家禽产品的加工仍然是以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为主,其加工量有限,而且也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无法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在这方面,国外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重点建设几个大型的外向型家禽企业集团,按照规范化的生产和卫生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和加工,另外,禽产品功能食品开发也是未来发展的热点,除了可以提高附加值,增加对禽肉的需求外,还可满足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如高碘、高硒、高锌、低胆固醇、富维生素、富不饱和脂肪酸等产品更具吸引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及省市对县域经济的调整,整个农村出现一片百业待兴的局面,农村及城市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大的产业化集团来将当地的各项资源整合,来实现经济的腾飞。 该项目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符合梁山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的规划,能调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采取技术辅导加定点回收的措施,可以保证养殖户的收益。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在产品精细加工后通过企业既有的营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