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汇总 下载本文

第二章 六、计算题.

1.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 月收入(元) 工人数(人) 400-500 20 500-600 30 600-700 50 700-800 10 800-900 10

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答:闭口等距组距数列,属于连续变量数列,组限重叠。各组组中值及频率分布如下:

组别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2.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 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 58 60 74 64 75 66 78 55 70 66

⑴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并编制频数分布数列 ⑵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答:⑴⑵

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分布表

全年可支户数 配收入 60以下 60-70 70-80 3 6 6 15.0 30.0 30.0 比例(%) 户数 3 9 15 比例 15.0 45.0 75.0 户数 20 11 17 比例 100.0 85.0 55.0 向上累计向上累计向下累计向下累计组中值 450 550 650 750 850 频率(%) 16.7 25.0 41.7 8.3 8.3 80-90 90以上 合计 第三章 六、计算题.

3 2 20 15.0 10.0 100.0 18 20 — 90.0 100.0 — 5 2 — 25.0 10.0 — ⒈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

2005年总产值 计划(万元) 一分厂 二分厂 三分厂 企业合计 300 实际(万元) 200 132 完成计划(%) 105 115 110 计划(万元) 230 350 140 2006年总产值 实际(万元) 315 完成计划(%) 110 120 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

⑵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解:⑴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一分厂 二分厂 三分厂 企业合计 2005年总产值 计划 (190.48) 300 (120) 实际 200 (345) 132 完成计划% 105 115 110 (110.90) 2006年总产值 计划 230 350 140 (720) 实际 (253) 315 (168) (736) 完成计划% 110 (90) 120 (102.22) (610.48) (677) ⑵该企业2005年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10.90%,而2006年只有102.22%,所以2005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6好。

⒉某工厂200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6年计划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8%,试计算2006年实际总产值为2005年的百分比? 解:118.8%

3.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

计划执行结果? 解:95.79%

4.我国“十五”计划中规定,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万吨,假设“八五”期最后两年钢产量情况如下:(万吨)

第四年 第五年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⑴钢产量“十五”计划完成程度;

⑵钢产量“十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 解:⑴102.08%;⑵提前三个月

5.某城市2005年末和2006年末人口数和商业网点的有关资料如下:

时间 人口数目(万人) 商业网点(个) 商业职工(人) 2005年 110 54000 138000 2006年 210 12500 96000 第一季度 1700 1800 第二季度 1700 1800 第三季度 1750 1850 第四季度 1750 1900 计算:⑴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

⑵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 ⑶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解: 某城市商业情况

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人) 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人) ⑶上述两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6.某市电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

2005年末 21 8 2006年末 168 22 2006年 2006年工业总产值 职工人数 20052006年年工全员劳企业名称 人数比重业总计产值((人) (%) (万元) 元) 元) (%) /人) 万(万计划率(元划实际完成动生产2006年工各企业和业总全公司劳产值动生产率为为乙企业2005的倍数 年的(%) (甲) (1) 甲 乙 丙 合计 300 3000 450 3750 (2) 12.0 100.0 (3) 900 (4) 1500 3000 1200 (5) (6) (7) 1800 1800 130.0 (8) 260.0 300.0 (9) 试根据上表已知数据计算空格中的数字(保留一位小数并分别说明⑵、⑹、⑻、⑼栏是何种相对指标。) 解:

2005年企业工业总产名称 人数比重值(万元) (人) (%) 甲 乙 丙 ⑴ 300 3000 450 ⑵ 8.0 80.0 12.0 100.0 ⑶ 900 1500 600 3000 2006年职工人数 2006年工业总产值 计划(万元) ⑷ 1500 3000 1200 5700 实际(万元) ⑸ 1800 3900 1800 7500 2006年2006年工业全员劳动总产值为生产率2005年的完成计 (%) 划(%) (元/人)⑹ 120.0 130.0 150.0 131.6 ⑺ 60000 13000 40000 20000 ⑻ 200.0 260.0 300.0 250.0 各企业和全公司劳动生产率为乙企业的倍数 ⑼ 4.6 1.0 3.1 1.5 合计 3750 表中⑵栏为结构相对数;⑹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⑻栏为动态相对数;⑼栏为比较相对数。

7.某企业2005年计划比上年增产甲产品10%,乙产品8%,丙产品5%;实际产量甲产品为上年1.2倍,乙产品为上年85%,丙产品为上年2.03倍。试确定三种产品的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解: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表如下:

产品 甲 乙 丙

2006年计划为2005年的% 110 108 105 2006年实际为2005年的% 120 85 203 计划完成程度% 109.09 78.70 193.33 8.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年增长5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又该企业某产品成本应在去年600元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今年每台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指标。

解:由题意知:本年实际产值/本年计划产值=103%

本年实际产值/上年实际产值=155%

所以:本年计划产值/上年实际产值=155%÷103%=150.49%

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50.49%;成本计划完成程度=672÷(600-12)=114.29%

9.甲乙两企业生产同种产品,1月份各批产量和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甲企业 单位产品成本 (元)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1.0 1.1 1.2 产量比重 (%) 10 20 70 乙企业 单位产品成本 (元) 1.2 1.1 1.0 产量比重 (%) 30 30 40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10.某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后,1月份总成本为10000元,平均成本为10元,2月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