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下载本文

制订计划 拟订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实验。 收集证据、数据。 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写出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参见附录1的实例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统。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命现象。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棱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具体内容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科,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活动建议 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具体内容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活动建议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具体内容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活动建议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改

具体内容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活动建议 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 (参见附录1的实例2: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生物与环境

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一个生志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1.

具体内容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活动建议 向学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温度、水、空气、光等因索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具体内容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活动建议 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3.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具体内容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活动建议 讨论和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参见附录1的实例3:探究“酸雨”的危害)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裁培的主要对象,在作物、花卉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具体内容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活动建议 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描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人工授粉等活动。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具体内容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活动建议 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 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温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具体内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活动建议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具体内容 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活动建议 列举若干种动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并分析过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