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盛行于11世纪,这种形式的奥尔加农把原有的圣咏作为定旋律,置于低声部,上方的附加声部除了与低声部构成平行进行或斜向进行外,还常常构成音对音的反向进行。 (4)花唱式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
12世纪左右,奥尔加农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来只出现在下方的附加声部运动到了上方,与低音声部形成一音对多音的关系,低音的圣咏曲调中的单个音被拉长,减弱了旋律感,而上方的附加声部则成了主旋律,具有跳跃性和即兴性,与下方庄重、肃穆的圣咏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具有花唱式风格的华丽奥尔加农便形成了。
在这种奥尔加农中,上方的附加声部变成了旋律声部,而缓慢的圣咏旋律则成为衬托上方旋律的低音进行,被称为“持续声部”(tenor)。
(5)狄斯康特(discant):
当华丽的奥尔加农产生后,定旋律圣咏的每一个音符被越拉越长,圣咏的歌词被肢解,拉丁文原有的节奏感也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教会音乐家们开始将音阶分为长(扬)短(抑)格的六种节奏模式,用它来组织华丽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以增强旋律进行的律动感和规律性。当定旋律声部也依靠节奏模式来组织时,上下方常常会构成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的对位织体,这样的织体写作风格被称为狄斯康特风格。狄斯康特在发展中有几种解义,但通常把它与奥尔加农联系在一起的解释居多。 2、圣母院乐派复调中孔特克图斯的发展
在13世纪左右,圣母院乐派为复调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复调形式——孔特克图斯(conductus),它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分节歌形式,不再依赖圣咏,它放弃圣咏的定旋律,以自创旋律为基础;②包括二至四个声部,常见为三声部,一般采用狄斯康特的节奏型;③每个声部都采用拉丁文演唱;④孔特克图斯的歌词内容较自由,包括宗教、道德、政治、历史等世俗内容。 3、从克劳苏拉到经文歌的发展
(1)克劳苏拉(clausula):经文歌的前身。克劳苏拉一词的原意为“句子”、“段落”,它是礼拜中的一个音乐片段。创作克劳苏拉的最初目的是在礼拜仪式中用它来替代同样圣咏的单声或多声片段,因此也有“替换克劳苏拉”之称。它的最低声部通常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持续调,有三声部或四声部的形式,其中大部分是二声部的复调,在创作风格上属于用狄斯康特写的圣母院复调样式。后来,克劳苏拉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成为13世纪最流行的复调形式,并成为经文歌的前身。 (2)经文歌(motet): 13世纪后期盛行的一种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它是在二声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本二声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没有歌词,后来有人将其填上了歌词,这种上方声部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是经文歌。在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且有“复歌词”的现象出现:即圣咏旋律声部的拉丁歌词与上方两个声部的法语歌词混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两种歌词表达的内容也不一样。 (3)弗朗科经文歌与彼特罗经文歌:
早期的经文歌以格里高利圣咏作为低音持续调,上方两个声部节奏型基本相同,到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的定旋律逐渐拉宽,上方第三声部的节奏比较紧密,中间第二声部介于二者之间,形成上密下疏的状况,声部上形成明显的对比,它以代表人物弗朗科命名,被称为弗朗科经文歌。
13世纪末,有人把弗朗科经文歌推向了极限:即上声部更加活跃,像快速朗诵,速度极快。这种经文歌以代表人物彼特罗命名,被称为彼特罗经文歌。
经文歌的出现促进了作曲家理性作曲意识的发展,这种体裁形式一直流行到16世纪。 十二、什么是孔特克图斯(conductus)?
在11-12世纪出现的孔特克图斯是单声部的抒情歌曲,它促进了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发展。作为单声部歌曲的孔特克图斯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音乐不借助于圣咏创作,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是音节式的,旋律因反复而具有分节歌的样式特点。
在12-13世纪左右,圣母院乐派中出现了复调音乐发展形式的孔特克图斯,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分节歌形式不再依赖圣咏,它放弃圣咏的定旋律,以自创旋律为基础;②包括二至四个声部,常见为三声部,一般采用狄斯康特的节奏型;③每个声部都采用拉丁文演唱;④孔特克图斯的歌词内容较自由,包括宗教、道德、政治、历史等世俗内容。 十三、什么是卡农曲(canon)?
卡农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sta),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risposta)。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程或各种顺序进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狩猎曲(caccia)和追赶曲(catch),14-17世纪赋格(fuge)成为卡农的称谓。
十四、圣母院乐派对音乐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圣母院乐派是指12、13世纪在法国巴黎圣母院中产生的乐派。该乐派的主要贡献在于:
其一,它是晚期中世纪复调最有活力的中心,在这里复调音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最精致。 其二,在复调节奏的记谱上发展得最完善,也有所创新,节奏模式在这里得到了丰富的运用。
其三,在“奥尔加农”复音音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华丽奥尔加农和狄斯康特的特点,上方第二声部花唱的音符越来越多,下方定旋律声部中每一个音被无限拖长,演唱中需要几个人轮番换气演唱。下方厚实的支撑与上方流动飘然起伏的旋律,形成了一种空旷感,似乎与耸入云天的哥特塔顶形成呼应,这种变化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化,更富有神秘的形象感。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他们是现在所知最早的中世纪作曲家。莱奥南(Leoninus,约1135-1200年)以擅长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著称,作有《奥尔加农大全》,华丽奥尔加农体裁在他手中发展到了顶峰。佩罗坦(Perotinus,约1160-1205或1225)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狄斯康特方面,创作了一批三和四个声部的复调作品,在发展音对音作曲技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节 世俗音乐的发展
十五、法国的游吟诗人(Troubadours或Trouvere)及其音乐特征?
1、游吟诗人的发展过程:游吟诗人于11世纪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12世纪下半叶,这里的抒情诗发展到盛期。北方的游吟诗人在12世纪末开始出现,13世纪初,由于战争原因,游吟诗人的中心转向了北方。
游吟诗人群体的构成包括宫廷贵族和骑士阶层,还有许多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游吟诗人不仅创作诗歌、谱写曲调,还演唱。游吟诗人因语言的不同,被分成法国南部的游吟诗人(Troubadours,称为特罗巴多)和北部的游吟诗人(Trouvere,称为特罗维尔)。
2、音乐风格:游吟诗人的歌曲大多是单声的,即兴弹唱时常加上伴奏。南方歌曲分句不明确,旋律优美细腻,节奏比较复杂自由;而北方歌曲则更为朴实直率,与民歌接近,旋律轮廓分明规整。
3、音乐内容:游吟诗人的歌曲以爱情题材为主,其中 “宫廷之恋”( 主要指骑士一族对已婚贵妇人的爱慕)的题材最为流行,这是骑士文化的一种体现。
十六、德国的恋诗歌手(minnesinger)和名歌手(Meistersinger)?
1、恋诗歌手: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出现一种被称为“恋歌”(minnesang)的方言抒情歌曲,唱这类歌曲的歌手即“恋诗歌手”(minnesinger)。他们之中有很多是贵族骑士,以演唱爱情歌曲为主,而且常常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采用爱奥尼亚调式、分节歌形式,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种称为“巴体歌曲”(bar form)的分节歌,其旋律发展的基本结构为(aab),即前两句歌词用同一个旋律(aa),新的旋律(b)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 2、名歌手:名歌手是15-16世纪在恋诗歌手之后出现的,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市民阶层的崛起而产生,并且逐渐替代了恋诗歌手。名歌手大多是中产阶级或具备某种手艺的诗人,他们不到处游荡,而是隶属于有组织的行会,每个人在行会中的地位通过各种歌唱比赛,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来评定,从最低到最高分别为艺徒、学友、歌手、诗人、名家等级别。瓦格纳的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就是对这段史实的描述。 十七、中世纪意大利的方言歌曲有哪几种形式?
意大利的世俗音乐主要体现在方言歌曲上,当时方言歌曲的发展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受法国特罗巴多(troubadours)流浪艺人的影响,二是受本地传统舞蹈歌曲的影响。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巴拉塔(ballata):13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单声部舞蹈歌曲形式,14世纪发展成三声部复调歌曲形式。巴拉塔的歌词内容大多为爱情或道德方面;二是劳达赞歌(lauda):它近似于巴拉塔,但歌词内容多与宗教有关,音节式写作,流行于13世纪下半叶,是在教堂之外演唱的宗教歌曲。 十八、何谓流浪艺人(minstrels)?
流浪艺人是出现于13-14世纪,在欧洲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他们常常在村头街巷与杂技艺人混合表演,也常为民间红白喜事助兴。表演的音乐大多是即兴性质,与民间音乐有联系。 十九、怎样区别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有一定的发展,但宗教音乐仍为主流音乐文化,它们在发展中有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可以根据两者的特征来加以区别:
1、在表演场所方面,宗教音乐是在教堂和宗教活动中运用的;除此之外运用的音乐则是世俗音乐。
2、在声乐演唱方面,宗教音乐为复调的圣咏,采用拉丁文歌词;而世俗音乐多是单声音乐,用方言演唱,即兴成分居多。 3、在调式运用方面,宗教音乐采用教会调式;而世俗音乐较多使用伊奥尼亚和爱奥尼亚调式。
4、在乐器使用方面,宗教音乐开始只是无伴奏的单纯声乐,13世纪后管风琴成为教堂的伴奏乐器,但禁用其它一切乐器;世俗音乐则使用了民间流行的一切乐器,包括弓弦乐、弹拨乐和管乐器等。 第四节 中世纪乐器
二十、中世纪主要的乐器有哪些?
中世纪时期的乐器较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使用场合和功能上看,可以分成两类:宗教音乐中的乐器与世俗音乐中的乐器。
1、宗教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管风琴。管风琴分大、中、小等型号,大型管风琴能发出宏大的声音,产生威严和恢弘的气势,因此受到了教会的偏爱。
2、世俗音乐中使用的乐器:包括弦乐器和管乐器。
(1)弦乐器包括拨弦、击弦和弓弦乐器等。常见的拨弦乐器有:从罗马继承下来的里拉、竖琴(harp)、西班牙传入的琉特琴(lute)、索尔特里琴(psaltery)。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维埃尔”(vielle)的提琴类乐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维奥尔琴和现代小提琴的前身。
(2)管乐器主要有横笛、竖笛、肖姆管(shawn)和短号(cornet)等。在管乐器中流行最广的是短号,它多为木质,能演奏半音阶。
第五节“新艺术”(Ars Nova)时期
二十一、“新艺术”一词的来源、含义及特征?
1、来源: “新艺术”由14世纪初法国天主教徒、诗人、音乐家维特里(Philippe de Vitry,1291-1361)所写的Ars Nova一书而引起。具有“新艺术”时期特征的最早乐谱见于《福维尔传奇》,这部长篇讽刺诗集大约写于1310-1314年,其中收录了不同时间各地产生的167首乐曲,包括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单声音乐、复调音乐、传统音乐、流行音乐等。 2、含义与特征:
音乐史上把1300-1450年这一百五十年间,称为“新艺术”时期。“新艺术”主要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展开,它与以往的艺术——“古艺术”产生对峙,反映了当时人们要在音乐上找到一个新的发展途径,用新的手段表达音乐内容的需要。它将世俗音乐的活力注入到宗教体裁中,崇尚以母语写作世俗歌曲,在理论、作曲技巧、音乐风格上呈现出新的现象。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从记谱法上看,出现了新的节奏记谱原则,增加了更小的音符时值,强调二分不完整拍(二拍子)的使用,使之逐渐取代完整拍(三拍子)的地位。
(2)从节拍节奏上看,时值节拍的结构日趋规律化,力求节奏的简明与匀称。 (3)从旋律上看,出现了兰迪尼终止式的旋律格式。
(4)从和声理论上看,三度和六度被作为协和音程处理,并禁止平行五度和平行八度的连续进行。
(5)从调式运用上看,古代的调式由于导音的引入而发生变化,并逐步向现在的大小调过渡(最终在16世纪完成)。 (6)在创作上,较少运用固定调(定旋律)形式,多采用自由创作方式。 二十二、什么是等节奏经文歌?
等节奏经文歌由一个“定旋律”的音列(“克勒”,Coler)与一个固定节奏型(“塔列亚”Talea)的周期性反复而构成。14世纪,由于经文歌的定旋律音拖得很长,作曲家就把“定旋律”分成好几段,每一段使用相同的节奏型(塔列亚),将定旋律的音逐个分配到“塔列亚”中去,这样就形成了“等节奏经文歌”。“塔列亚”与“克勒”的长度常常不同,因此,它们的定旋律与定节奏就形成了交叉现象。
二十三、法国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主要的音乐贡献是什么?
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是法国新艺术时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作品保存最为完整的音乐家,也是中世纪晚期法国音乐的集大成者。马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文歌的创作:马肖创作了23首经文歌,以三声部为主,持续声部常由器乐担任,上方两声部为人声。在创作上,马肖常采用法文歌词,用法国歌谣曲调代替圣咏旋律,重视等节奏经文歌技术的运用。
2、弥撒曲的创作:马肖仅创作过一部弥撒曲《圣母弥撒》(Messe de Notre Dame),这部弥撒同样具有礼拜功能,但更须关注的是它对于大型弥撒曲体裁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为他第一次将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的五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乐章之间有明显的对比,而且出现了当时少见的四声部织体。
3、世俗歌曲的创作:世俗歌曲的创作是马肖创作的重心,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世俗复调歌曲。他的世俗歌曲主要有重复诗歌(virelai)、回旋曲(rondeau)以及叙事歌(ballata)等,主张音乐应传达人们的情感体验,重视对歌曲表现力的挖掘。 二十四、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有哪些? 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重要音乐体裁主要有:
1、牧歌(madrigal):14世纪初意大利重要的音乐体裁,与13世纪的孔特克图斯有一定联系。这时期的牧歌多为二声部,偶尔也有三声部形式。在内容上,以田园诗和爱情诗为主,也涉及政治讽刺和道德寓意的揭示。在音乐形式上,采用模仿手法,高声部旋律性较强,低声部多为类似于和声进行的长时值音符处理。在语言上,使用方言,而非拉丁语。
2、猎歌(caccia):14世纪初出现在法国,14世纪中期流行于意大利。它是一种标题性的世俗多声部音乐,一般为二至三个声部。在三声部的猎歌形式中,上方两声部采用卡农式轮唱,低声部自由发展,常用一件乐器演奏。猎歌具有描绘性,常与狩猎场景相联系,有时也用来描绘集市等热闹、动感的场面。
3、叙事歌(ballata):原指舞蹈伴唱歌曲,13世纪成为叠句加合唱的单声歌曲,14世纪出现复调形式,通常为二至三声部,由一至两件乐器伴奏。它是意大利“新艺术”时代较成熟的音乐,为经文歌发展的雏形。 二十五、兰迪尼的艺术成就及兰迪尼终止式?
兰迪尼(Francesco Landini,1325-1397)是14世纪意大利最有影响力的盲人音乐家,他在音乐理论、天文以及哲学上的造诣都很深。音乐上,他精通管风琴的制造、演奏及调律,在音乐创作上也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全部是世俗音乐,共154首,占意大利留存下来的新艺术时期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叙事歌(Ballata),创作风格以甜美、抒情见长,不追求复杂的技巧。
他创有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Landini cadence),即一种旋律格式,也被人称为si–la–do终止式。 二十六、从总体上看中世纪音乐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中世纪(5—14世纪)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1、天主教音乐是中世纪音乐发展的主流,它对后世音乐艺术的传播和保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从天主教音乐的来源上看,欧洲音乐除了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外,还受到犹太教(希伯来)的影响,有东方拜占廷音乐文化的因素,因此西方音乐的源头不是单一的,它有东方音乐文化的种子。
3、复调音乐的诞生改变了音乐的发展方向,对后世音乐的复调思维、和声构成以及人们的听觉感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记谱法的出现和完善,结束了“无名氏”的音乐作品时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音乐现象,即作曲家诞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复习题
主要内容:佛兰德斯乐派与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与反改革,世俗性声乐体裁,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复习提示: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教会音乐在不断发展,世俗音乐也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因此,本章节不仅要进行“线”式的复习,还要强调点上的记忆,有许多新体裁以及一批音乐家的出现,大家要花时间逐一加以记忆。此外,还要对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予以密切的关注。
一、“文艺复兴”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是怎样的?
1、含义:“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法文 “Renaissance”,原指“复活”、“再生”,表达复兴古希腊艺术之意。当时的文人希望借此含义,在思想上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要求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予人性自由。这种思想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即“文艺复兴”的思想实质。
2、时间:“文艺复兴”是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和一场文化思想的变革,通常西方音乐史把1430-1600年这一百七十年间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节 佛兰德斯乐派(Flemmich School) 一、与复调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二、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
复调音乐始于9世纪的奥尔加农,12世纪出现了装饰奥尔加农和狄斯康特,13世纪产生了经文歌和卡农曲等,直到14世纪出现了对位法,复调音乐才进入规范化时期,这一时期与法国“新艺术”相对应,可以在马肖的作品和意大利牧歌中看到三声部复调的形态;15--16世纪复调音乐进入声乐复调的盛期。我们可以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2、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佛兰德斯乐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斯坎、拉索 3、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4、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加布里埃利、G.加布里埃利 三、勃艮第乐派(Burgundy)的形成过程、创作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
1、形成:勃艮第公国11世纪时处于法国管辖之下,14世纪脱离法国,随后势力扩张,领土包括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一带,约1477年,法国又占领了这块地域。勃艮第乐派形成、发展在1400—1450年间,当时勃艮第公国的王侯们对音乐的热爱,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献身宫廷,于是形成了欧洲大陆最早的乐派。他们常用的音乐体裁是“尚松”,重要的成就是确立了大型宗教体裁“弥撒曲”五部分的常规写作形式,代表作曲家为杜费和班舒瓦。 2、风格特点:
(1)作品以三声部复调音乐为主,即固定低声部、中间对应声部和高声部。弥撒曲均为四声部复调作品,四声部自下而上为:低音对应声部、固定声部、高音对应声部和旋律声部。
(2)旋律和节奏的发展集中在高声部,假低音的技巧常被采用,即三度和六度平行进行。 (3)兰迪尼终止式普遍出现。
(4)喜好世俗风格的尚松、宗教性的经文歌和弥撒曲体裁。
3、代表作曲家:杜费(G.Dufay,约1400~1474),班舒瓦(Gilles Binchois,约1400~1460)
(1)杜费:天主教神父,勃艮第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涉猎当时各种世俗和宗教音乐体裁。在世俗方面涉及一些歌谣曲;在宗教方面有大量的经文歌和弥撒曲,他的经文歌被人称为“来自天堂的乐声”,弥撒曲在音乐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次将世俗曲调运用到弥撒曲中;第一次将经文歌四声部织体运用到弥撒曲中;第一次在定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对位的低声部在弥撒曲中运用。
(2)班舒瓦:天主教神父,与杜费同为勃艮第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年轻时从军,后致力于勃艮第王朝。在他简朴的音乐中,世俗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三声部的尚松为代表,其高声部用人声,下两个声部为器乐伴奏,旋律性强,还呈现出三和弦轮廓。
四、佛兰德斯乐派(Flemmich school)的含义、贡献和代表人物?
1、含义:佛兰德斯乐派是指1450-1600年在法国北部、比利时及荷兰南部地区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据史书记载,这一地区在当时又被称为尼德兰区域。20世纪初,史学家们为了使历史上政治、文化、地理的名称更加吻合,常把尼德兰第一乐派称为勃艮第乐派,把尼德兰第二乐派、第三乐派称为佛兰德斯乐派,即狭义上的尼德兰乐派Nelher Lands School。佛兰德斯乐派使复调对位音乐发展到盛期,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他们把世俗曲调作为弥撒曲和经文歌的定旋律,而且常采用尚松、牧歌、维勒莱等世俗声乐体裁进行写作。
2、贡献:15世纪中期以后,佛兰德斯乐派进一步发展了复调音乐,表现在: (1)强调复调中各声部地位平等,都具有呈现主题的功能。
(2)喜好较为丰满的音响,出现简单的和声结构(三和弦形式完整出现),假低音技巧和兰迪尼终止式被正格终止和变格终止取代。
(3)弥撒曲以四个声部为主,有时甚至采用五、六个声部,作曲家也常把四声部拆为二重声部,形成一种对比强烈的二重风格。
3、代表人物:
佛兰德斯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按年代顺序可分为三类:
(1)早期(约1450-1490年)代表:奥克冈(J.Ockeghem,约1425—1497),是佛兰德斯乐派第一代作曲家,他历经法国三代君王,长期在皇家小教堂供职。他的音乐深受勃艮第乐派的影响,创作的弥撒曲庄严宏伟,旋律宽广,音响丰富;在模仿复调上有较高的造诣,创有一种“迷你卡农”形式。现存的宗教作品有13部弥撒曲,1首安魂曲,1首信经和10首经文歌等;世俗音乐主要有26首尚松。常被人提及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经文歌《感谢上主》,这是一首三十六个声部的卡农曲,主题在不同声部回旋9次之多。
(2)中期(约1480-1520年)代表:若斯坎(Josquin des Pres,约1440~1521),佛兰德斯乐派第二代作曲家,奥克冈的学生。他致力于复调技术的革新,其中最典型、突出的成就反映在经文歌的创作方面,强调各声部旋律的同等作用;同时音乐不再像数学模式那样进行,而在描绘歌词的意境、表情达意方面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若斯坎留存下来的作品有18首弥撒曲、100首经文歌和70余首尚松等。
(3)晚期(约1520-1550以后)代表:拉索(Orlando di Lasso,约1532~1594),佛兰德斯乐派第三代作曲家,是继若斯坎之后佛兰德斯乐派的又一个重要作曲家。他精通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音乐体裁,作品涉猎弥撒曲、经文歌、意大利“牧歌”、法国“尚松”和德国“里德”,重要的代表作为无伴奏合唱《回声》等。如果我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看成是中世纪以来声乐复调艺术发展的顶点,那么拉索就是这个领域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特点是: ① 初步建立了T-D D-T的和声功能圈。
② 在弥撒曲的写作中,定旋律tenor声部的圣咏旋律被世俗曲调取代。
③ 奠定了复调艺术的两种写作类型:一是对位化写作,它以模仿原则为主,各声部连绵不断地独立发展,少用终止式,前后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代表形式是卡农曲与双重卡农曲;二是对位和声化写作,它在复调织体中使用和弦进行,多用终止式,段落分明,有明显的收束感。
④ 创作风格:明净、质朴而又含有一种动态的情感美。 五、何谓罗马乐派(Roman School)?代表人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