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技术思维的发展取决于哪些条件?如何培养技术思维?

? ? ? ? ? ? ? ? ? ?

发展技术设计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主要有哪些?

? 策略:

? 培养技术设计能力,不仅要贯穿于技术原理的教学,也应贯穿于生产实践。而专门

的技术设计练习则见效更快。这种练习可以是局部的、单项的,也可以是整体的、综合性的;以先单项后综合、先局部后整体为佳。 ? 方法:

?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运用革新事迹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 引证革新模式,开拓设计思路 第二章

简述以闭环理论为导向的动作学习与训练的策略。

简述以图式理论为导向的动作学习与训练的策略。

技术思维的发展取决于以下条件: 直接经验的数量与质量 思维热情

技术原理的结构 想像力 培养措施: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唤起学生的思维热情 改善技术原理的结构 提升学生的想像力

11

第三章

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至少有五方面的作用:

(1)喜欢挑战,不怕困难;(2)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主动而独立地学习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帮助;(4)自觉而独立地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学习;(5)以内在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习的成功,而不易为外在的因素所左右。

怎样激发成绩不良者的学习动机

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缺乏背景知识和必备的技巧,学习就很困难。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化教学内容,把复杂的内容划分为多个小单元,以降低难度。 2.减少作业中口头的和抽象的问题的数量。 3.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动作技能的学习要先学单项技能,后学综合技能;认知技能要从具体到抽象,由概念到理论,由简单应用到综合运用;情感教育的要求要由低到高。 4.使用实物、接近、微笑、对号、奖状、奖励卡等多种强化物来激励学生。 5.学业进步(相对于学生以前的成绩),就给予强化,而不要单纯地强调达到绝对标准,也不要过多地把他们和别人比较。 6.保证学生有适当的学业成功率。每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应该检查学生对问题及作业所作反应的成功率。对照此表,若指数少于80%,那么教学内容过于困难,应该简化。

什么叫自我意识效应?根据考曼的观点,自我意识可分为哪些类型?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自我意识效应又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即个体表现实际的好坏,与其相应的期望的好坏是一致的。

考曼认为有三种类型的自我意识,它们对学习成绩都很重要。(1)长期性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总体感觉;(2)情境性自我意识:特定情境(如考试、操作机器或与人交谈)中的自我感觉;(3)社会影响性自我意识:由他人的期望而产生的自我感觉。 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主要有,长期一贯地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长期性自我意识;构建积极的心理气氛有助于改善情境性自我意识;社会性自我意识的培养,则依赖于学生同辈群体内充分而有效的交往经验;而对于职校生操作技能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的主要方法有:第一种方法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洞察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并学会对自己学业进行自我评价。如果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诸多能力,或者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好人,他们就能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第二种方法交给学生容易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容易成功,而这种成功有助于提高自我意识,进而改进业绩,三者之间由此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第三,发展友善的群体关系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12

如何改善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情感?

可以从课程、教学、教师和学校生活几方面来改善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情感。 就课程而言,要按照学生的心理要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

在教学方面,可以通过游戏、演示、设计、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强学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对教师来说,要以良好的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来赢得学生的好感。

在学校生活建设方面,必须设法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对学校生活有着安全、愉快和满足的感觉。

如何用期望效应来要降低学生的作弊动机?

(1)更有效地发现作弊行为;(2)更严厉地惩处作弊者;(3)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作弊内在的和长远的后果。

如何用期望效应来增强学生开展技术小设计的动机?

(1)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成功;(2)引导学生进行有实际价值的设计,并尽可能地把成功的设计用于实际,以提高学生对设计活动的估价;(3)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小设计活动过程,对成功的设计进行公开的展示、说明和激励,让学生意识到小设计不仅很有意义,而且是可行的。

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合乎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

★高质量的学习目标

★及时进行结果反馈与强化的的目标

发挥学习目标的效应的策略与方法

? 1、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提高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 2、提高学习目标的质量 ①使学习目标具体化

②恰当设置目标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③提高不同学习目标之间的兼容性

? 3、及时进行学习结果的反馈与强化

13

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结合实际,谈谈该理论对教师的启发。

已经接近成人的职校生和成人学员,都已具备了相当的独立判断能力,都或多或少能判断学习行为的优与劣,对于什么行为该褒奖,什么行为该责罚,赏罚的程度该有多大,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老师的赏罚不合这杆秤,就会失去应有的分量。因此教师必须慎重选择所要赏罚的行为,合理确定赏罚的力度。

2

亚当斯(Adams)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公平问题。根据公平理论,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和动机水平,取决于他与别人比较时所感受到的待遇公平程度。如果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公正的待遇,就会保持和增强学习的动机与行为方式;而如果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直到感到公平为止。

公平程度取决于三个要素是:投入、产出和产出/投入比。投入因素指个人倾注到学习中的行为与精力,包括学习时间、努力程度、学习基础和经验、努力改进的学习方法等。产出因素指个人学习得到的结果,包括能力的提高、在同伴中的地位的提高、晋升的职责或名次、奖励、老师的评语、微笑等。每位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列举他的产出和投入,并计算投入俨出的比率。虽然这种比率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与其他同学的产出/投入比相比,发现自己的比率比别人低,他会不满,进而设法使比率变得“公平”。

学生追求公平的途径有:(1)通过在别人和老师面前表现或说明自己的成绩、指出学习评价的错误与不公、取悦于人等方法,来寻求更大的产出。(2)通过减少投入来使比率变得公平,即不如先前努力,或者寻求其他更有价值、更能受到重视的活动。(3)还有一种方法是试图改变他人的产出/投入比。如干扰他人的学习,封锁学习资料、信息和秘诀,批评或贬低别人、离间他人等。但这种办法是应当受到谴责的。(4)通过回避、反其道而行、对抗等方式,来否定评价与奖惩方式,以便改变产出/投入比。

不过,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奖惩公平与否,取决于学生对投入和产出的知觉,而不是实际的投入和产出。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也许是出于人性的共同弱点,如果某学生自己受到过高的评价或奖励(即产出/投入比偏高),或者别人受到过于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他并不会觉得特别不公;但如果他自己受到过于严厉的批评或惩罚,而别人受到太多的奖赏,他就特别敏感,就特别感到不公。鉴于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奖励,少批评,而且对批评与惩罚要特别慎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决定所要赏罚的行为。 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 赏罚要说明原因

强化要跟踪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 谨慎对待惩罚

当心奖励了不良行为

2

Adams,J.S.(1965).Inequity in socialchange.In L.Berknowitz(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1.2),267—299.New York:Academic Press.

14

学生追求公平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通过在别人和老师面前表现或说明自己的成绩、指出学习评价的错误与不公、取悦于人等方法,来寻求更大的产出。(2)通过减少投入来使比率变得公平,即不如先前努力,或者寻求其他更有价值、更能受到重视的活动。(3)还有一种方法是试图改变他人的产出/投入比。如干扰他人的学习,封锁学习资料、信息和秘诀,批评或贬低别人、离间他人等。但这种办法是应当受到谴责的。(4)通过回避、反其道而行、对抗等方式,来否定评价与奖惩方式,以便改变产出/投入比。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控制强化强度,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 体察学生的动机作用情况 变换学习任务 变换强化方式

强化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奖赏无效时,适当地进行批评 防止学生的动机水平过高

建立适当的赏罚机制的策略与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行为进行强化**决定所要赏罚的行为的策略主要有: 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 赏罚要说明原因

强化要跟踪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 谨慎对待惩罚

当心奖励了不良行为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强化(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强化物、进行小组强化、适应学生需要的变化,变换强化程式 )

(三)控制强化的强度(体察学生的动机作用情况 、变换学习任务、变换强化方式、强化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奖赏无效时,适当地进行批评、防止学生的动机水平过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