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 下载本文

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

广西马山县白山镇合群初中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黄大伟 电话15289549516 电子邮箱huangdawei8899@163.com

[摘要]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

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文学巨匠。对故乡执着的眷恋,对乡愁的旷达化解构成了苏轼诗文和人生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在对苏轼怀归诗词的诵读与涵咏中,我们无时不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安定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而他通脱豁达的处世之道则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实现主体精神上的回归。所以表现思乡归隐心愿的作品虽然只占苏轼诗词的部分篇幅,但它们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苏轼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令后代读者们深刻感受到来自苏东坡的独特人格魅力。

总之,苏轼的思想和精神仍将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去实现自己对国对民有益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苏轼诗词 思乡 归隐 意蕴

苏轼(1037 —1101)是北宋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无论是在诗、词、文的创作上,或是在人格魅力上,都倍受后人崇仰。在其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满江红·江汉西来》)、“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法惠寺横翠阁》)、“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望湖亭》)等等大量的诗词都融

(1)

铸进了苏轼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能“收拾耦耕身”的归隐之情。这些不朽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另一面透析苏轼的镜子。因此剖析这些作品中的思乡、归隐意蕴,使我们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踏寻其充满矛盾而又统一的坎坷人生历程。本文即拟以苏轼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展开这方面的论析。

一、“望断故乡心眼”:浓浓的思乡、归隐之情

苏轼22岁中进士开始踏入政途,直到64岁去世这42年间,除两次短暂的奔丧、扶丧为父母守孝外,就再也未能回到故乡眉山了。但对故乡的思念,对归隐的向往却成了诗人一生苦苦追寻的梦想。故乡给他的亲切感、熟悉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意识之中,并且成了他不朽的文学原型意象。

首先,从时间上看,浓烈的思乡归隐之情贯穿苏轼的整个宦游人生。苏轼从第一次出任地方官开始,就流露了这种怀土思归的情绪:

题宝鸡县斯飞阁

- 1 -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鹭,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鱼樵!

这首《题宝鸡县斯飞阁》作于嘉佑八年春陕西凤翔任上。其时苏轼26岁,按理说此时的他应当是踌躇满志、春气风发,但在诗中我们却清晰地感受到了诗人对不能还乡归隐的惆怅之情。诗人为自己“归路无萧条”而感伤,为“魂飞不可招”而极度愁苦,为“爱官轻去国”而后悔,为“无计老鱼樵”而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官位频繁迁任,这种眷恋乡土,以求安定的情愫表现得更为强烈而执着。杭州任上有“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向东南别。”(《醉落魄·轻云微月》),密州任上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明月如霜》),“天涯沦落思无穷”(《江城子·别徐州》),汝州任上有“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八声甘州·有清风》)??贬谪期间,因政治生活上愈加艰难,对故乡的思念更是魂牵梦绕、深入骨髓。元丰七年(1084)作有《满庭芳·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其时,苏轼刚对黄州贬所有所熟悉却又被迁至汝州任职。面对如此漂浮不定、忽来忽去的人生,诗人不禁发出“吾”该“归向何处”的疑问。如今自己年近半百已“来日苦无多”却又不能归岷峨蜀乡,这种有家不能归的惆怅与苦闷郁积于胸,以至到了“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南乡子》)的地步!即便是高龄被贬海南,诗人仍充满了对归家的热切向往“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由此我们看到了苏轼那颗跳动着深切乡思的拳拳之心。饱经宦海沉浮及贬谪之苦的苏轼遥望故乡,他多么想找到一个能让自己不再漂泊,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由翱翔的归隐之地啊!

其次,从空间上说,无论是游玩所见之景抑或日常所见之物都能引起他的思乡之情、归家之念。故乡的风景之美、物产之富在年少时的苏轼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芋魁经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因此,即使以后的大半生都是漂泊异地游宦一方,但故乡的“峨嵋”、“岷江”仍时时萦绕于心头。于是见到江水他便想起在源头的家乡“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入江海。??我谢江神不得已,有田不归入江水。”(《游金山寺》)、“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江汉西来》)。登高望远,明知望不到眉山老家,仍会“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游金山寺》)。为友人之画题词,就将画中李白所望之处说成是“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一封散发着墨香的家书便会引发他对归期的无限向往。如“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异地漂泊能遇到故乡的熟人,更是让他惊喜不已。如“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嵋翠扫空。”(《秀州报本禅院乡分僧文长老方丈》)春悲秋怨、年华易逝的咏叹中也不忘故乡景物“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已泛平湖四濯锦,更看横翠忆峨嵋。”(《法惠寺横翠阁》)。见到萧蔬景物,归乡无路的愁苦立刻涌上心头。如“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蔬??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望湖亭》)。而每逢佳节乡关之思就更为强烈。寒食节的濛濛细雨勾起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飞不起。”(《寒食雨二首》)的凄苦之情。这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已融入了诗人的血液中,即便是梦也要回故乡:“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送张嘉州》)

以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无论是从时间的延续长度上,还是从空间的广阔性上看,这种时时萦绕于心头的思乡归隐之情,在苏轼的诗词中留下了深深的乡恋烙印。展示给读者们的是他对故乡的真挚而深厚的依恋之情。

二、“长羡归飞鹤”:思乡归隐的原因、实质

- 2 -

(2)

既富文韬又有武略的苏东坡自小便“奋厉有当世志”,,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

(3)

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俊尧舜,此事何难?”为何在后来的诗词作品中有如此强烈的归乡意念?包裹在归乡外衣下的实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要从词人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生的仕途遭遇及当时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如诗如画的蜀中山水,童年、少年时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是苏轼思乡归隐的原始动因。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眉山正是古嘉州所辖之地。在他的故乡眉山,北有铁山剑阁之塞,东有瞿塘滟滪之险,南通六诏,西拒土蕃,山水拱卫,自为藩篱。内中有岷江奔流,沃野千里,茂林修竹,山清水碧。湿润的气候,肥沃的田野,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果腹暖身之物,增加了人们对自然山水亲切的认同感。面对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怎能不喜爱?更何况这里有他童年时对母亲程氏立下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他与弟弟、父亲的吟诗唱对;有他与爱妻王弗甜蜜的爱情生活。据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辙在《墓志铭》这段故事后加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可见苏轼的人生信念是在童年时就建立的。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自己儿时立下的雄心壮志总是难以实现,在内心深处自然会涌起对儿时立志兼济天下美好往事的怀念,求得心灵上的慰藉。苏洵父子三人被后人并称为“三苏”,三人都才华横溢,造诣极高。在父亲苏洵的谆谆教导下,兄弟二人快乐地成长着。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深厚手足情就是在读书共勉中培养起来的。兄弟俩曾有过“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清颍东流》)的盟约。而从仕后的苏轼兄弟因各自奔忙于仕途,再也无法实现夜雨对床的兄弟之约。他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求能像少年一样与子由对床共听风雨啊!眺望远方,前途迷茫,当年与胞弟在劳务对床而语、听雨共眠的一幕,只能是靠故乡的这一定格了的镜头来回忆了。除此以外,与妻子王弗在家乡成亲时的闺房之乐也是引发苏轼怀归的一个原因。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妻子,两人恩爱情深。只可惜红颜命薄,年纪轻轻就病逝他乡,后被归葬眉

(4)

山故里。因此当苏轼梦回故里时,梦境中就会“不思量,自难忘”的浮现当年与她恩爱的画面,在《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就让我们看到了他俩在闺房里耳鬓厮磨的亲密情景。虽然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画面,但在那故乡的老宅里却留下了词人对婚姻生活的无数温馨回忆。

其次,屡遭贬谪的郁闷,对宦海风波的厌倦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是苏轼思乡归隐的

(5)

政治层面上的原因。苏轼一生经历三朝,虽“奋厉有当世志”,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但夹于新旧党争之中,他为人坦荡,讲究气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政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被频繁调任官职,一生出任风翔府签判、杭州通判等大大小小十五个官职,几乎是平均三年就被调任一次。他满怀“至

(6)

君尧舜”的雄心壮志,却饱尝宦海浮沉,历尽人生风波。这种起起伏伏,漂泊无依的无奈在他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分携如昨,人生到处如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樽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分携如昨》)、“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淮上早法》)、“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种对仕途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特别向往家乡那静谧温馨的生活。尤其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生活变得愈加困顿,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使他愈来愈厌倦官场的生活,渴望能够“约他年,东海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八声甘州·有情风》)。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更加重了对故乡就只能出现在想象和梦幻中,对“归”的向往就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再次,幼年所受的西蜀士人不愿出仕的文化影响及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对苏轼思乡归隐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