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施工方案20180601 下载本文

**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4.2 砌筑方法

4.2.1、蒸压加气砼砌块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且要进行进场复检。

4.2.2、加气块进场后应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并要防止雨淋。

4.2.3、加气块砌筑前,应向加气块及砌筑面适当浇水,常温施工下不得用干砖上墙,墙底部应用水泥砂浆找平,然后砌筑加气块。

4.2.4、弹好墙身控制线,根据现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再弹出门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4.2.5、砌筑墙体时,按标高立好皮数杆,根据预先排列的砌块排列图进行。

4.2.6、砌块排列应从楼板面排列,排列时以300*600mm同墙厚的加气块为主,需要调整模数时采用200或250mm高的加气块进行调整。

4.2.7、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应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砌长度仍满足不了上述要求,应在水平灰缝设置2根直径6(HRB400)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通长设置;交接处咬槎搭砌,缺边掉角严重的砌块不得使用。

4.2.8、砌体水平灰缝、垂直灰缝不应超过15mm,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砂浆必须饱满,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M。

4.2.9、砌块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开始砌筑,砌筑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

**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砌块定位与起吊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水平下落,砌筑时由手扶控制对准位置,缓慢的下落,经小撬棍微撬,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用托线板挂直,校正为止。

4.2.10、水平灰缝采用铺浆法,在铺浆前下层加气块上表面要洒水湿润,上层加气块的下表面要在放置前浇水湿润,铺一块砌一块,防止砂浆水分流失过快。水平灰缝采用加气块立起来铺在砌块上,两边略高,用橡皮锤敲击挤实,竖向灰缝两端用挡灰板挡住,用砂浆灌满,用瓦刀捣实,再用橡皮锤在砌块上表面敲击,使竖灰缝密实;随后用Φ16圆钢进行灰缝的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勾缝勾到缝边,在构造柱边50mm范围内不应勾缝,便于粘贴双面胶,支模浇砼不漏浆。

4.2.11、墙体砌筑至构造柱处应砌筑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应锯成斜角(如下图),以利于混凝土填充密实。

**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4.2.12、墙体砌筑时,墙体部位要预留洞的,专业管线(道)要及时配合施工,安装工要坚守岗位,以免遗漏,泥工也要及时向安装班通报,防患于未然,避免后凿墙开洞,敷设在墙体里的管线,在墙上用切割工具整体割出槽,管线固定牢固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塞与墙面平齐。

4.2.13、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在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施工时,应留成斜槎。

4.2.14、加气混凝土砌块均要砌到梁板底下160±20mm高度,待砌体沉实(14天)后,在砌体与上部梁、板之间用灰砂砖斜砌填实;斜砖必须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砌筑砂浆要饱满。当墙体排砖砌筑到梁底或板底预留小于100mm时,最上一层用200×200×600mm或200×250×600mm的加气块砌筑,使加气块顶到梁底的间距控制在180mm范围内,有助于斜砌砖。 五、钢筋工程

5.1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的要求

1、墙净高大于4米时,应在墙体半高或墙洞上方设置沿墙全长贯通并与柱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高度200mm,纵筋4Φ10,箍筋Φ6@200,均为HRB400钢筋。

2、墙长超过5m时、墙转角处、墙十字和丁字交叉处均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和配筋除特别注明外,截面均为200mm×墙厚,纵筋4Φ12,箍筋Φ6@200,(当墙厚为100mm时,纵筋2Φ12,S型拉筋Φ6@200),构造柱纵筋锚入上下梁或板内La,构造柱纵筋搭接长度35d,均为HRB400钢筋。

**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3、女儿墙构造柱应在轴线相交处、转角处和间距不大于3米处设置,截面200mm×墙厚,纵筋4Φ10,箍筋Φ6@200,均为HRB400钢筋。

4、电梯井四角均设构造柱(有剪力墙处取消),构造断面200mm×墙厚,纵筋4Φ12,箍筋箍筋Φ6@200,均为HRB400钢筋,电梯井道为砌体时,沿井道高每隔1.45m设一道圈梁,采用300mm×墙厚,纵筋4Φ12,箍筋直径Φ6@200,均为HRB400钢筋,圈梁遇楼层梁时取消。

5、施工时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填充墙应沿全高每隔500~600mm设两根HRB400直径6的钢筋,拉筋沿全高设置。 5.2 构造柱钢筋绑扎

1、构造柱和拉结筋采用植筋的方式,植筋深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100mm,打孔后清除孔内混凝土细末,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专用植筋胶进行植筋。植筋完成后72h后做拉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构造柱钢筋骨架,为防止骨架变形,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由一边向另一边绑扎,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主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重叠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箍筋在交接处上下两端600mm范围内加密至@100。

4、抗震要求构造柱,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且不小于75mm。

**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最外层钢筋外皮为25mm,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应套在箍筋外皮上,间距为1000mm,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6、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的位置线,检查搭接位置和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钢筋骨架与预埋筋绑扎搭接长度应不低于35d。

8、构造柱与填充墙连接应设马牙槎,并设2根HRB400直径6@500~600拉结筋,沿墙全长设置。 5.3 拉结筋的施工

5.3.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拉结大样示意图如下:

本工程填充墙沿墙高每600mm设置2根直径6(HRB400)拉结筋,拉结筋长度L沿全长布置,与混凝土墙、柱连接采用植筋的方法,植筋深度10d且不小于100mm,预留筋长度为800mm,采用搭接的形式,沿墙长全长设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