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面试社会现象题如何综合分析 下载本文

2020国考面试社会现象题如何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面试中的重点题型,属于每年的必考题型,也是各省市着重要注意的板块,当然也是广大考生需要着重准备的部分。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讲解一下综合分析到底是什么以及社会现象类题目如何解题。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举个例子来说,拿出一个手机摆在大家面前,问大家这叫什么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是“手机”,那再问一句为什么它叫手机呢?大家就会说:“它总是被拿在手上,能打电话,能上网,能和别人发信息......”等等,总之它就是能建立起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所统称的“手机”一词就是我们的——综合,而下面关于手机功能的细节描述就是属于——分析。

综合分析包含的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时政类,时政类主要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或受关注的事件或话题,包含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另一个是哲理类,主要就是一些名言警句的解答。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时政类里的社会现象,主要是讲一些答题的技巧:

社会现象是指社会上出现的某一类事件,而具体的某一事件,往往也归为某一类现象。一般情况下,社会现象都会反映一定的“问题”,或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比如:人物品质类、当前干部与群众关系不紧密还有微信问题等。

对于社会现象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原因分析法和影响分析法。对于社会想象里,这一部分主要是反映存在的问题,所以一开始我们审完题干之后要就行表态,既然它是属于消极类的,那要先给予否定评价然后再分析。原因分析法说的是我们可以先了解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有没有相关背景,产生的原因,再分析它会带来哪些影响,针对于影响着不好的地方如何改进。概括为背景——原因——影响——对策。而影响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先分析该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对于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即可。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上面所说的提对策,我们是需要站在一个政府的角度,用政府的思维来提意见、建议的。

社会想象里的另一类是政府政策,这是为应对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政府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只是说在解决的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一直不断在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或加深问题,而出台的政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应对不了这些问题,后期就会出现政策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在这一类政府政策题目中,我们首先要积极肯定它出台的目的和意义,但是落实中存在哪些问题,把问题列出来,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还有一类是我们单独提出来说的,就是人物品质类题型,它也是被归在社会现象里,主要是因为这些正面积极、富含正能量的优秀人物能给我们当下社会带来很大积极影响。在人物品质类题目里,一般都是一些具有正向价值观,能对社会起引领作用的优秀人物,他们身上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在这类题目里我们采用正反分析法,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肯定该优秀人物的品质,其次可以分析一下这个优秀人物能带来哪些意义,为了让答题更加充实,我们还要分析一下当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与之违背的情况即反观当下,最后谈自己要如何践行落实即可。

以下是2020国考面试热点:守护人人有责的社会公德 【热点背景】

3日晚,一段据称在高铁G521次列车上拍下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名女子高声训斥一名女高铁乘务员,并出手拉住乘务员,称乘务人员“碰瓷”。视频中,双方多次提到检票问题。视频中还有一个孩子也对当事女子说着:“每个人都要检票。”视频发布者曾表示,双方争执始于当时女子拒绝检票。视频最后,可以看到女乘务员趴在座位靠背上哭泣。(摘自《北京青年报》)

【题目预测】

近日,一段女乘客拒绝查票与乘务员发生冲突,最终逼哭乘务员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从高铁霸座男到拒检票事件,各类媒体频频爆出有关不道德行为的新闻,人们也不禁开始了越来越多关于人文素养的讨论。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参考答案】

高铁的四通八达正在日益拉进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新媒体的发展也在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随之发生的不只有科技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人性的质问和对于道德底线的挑战。不学礼,无以立。吃穿不愁下的小康社会,公民道德的进步更是国家发展漫漫长路的重要一环。

不可否认,公民道德的确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此类事件的频发却又在一次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人们不禁质疑,规章制度是否能在所谓的“刁民”前发挥效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只有在他人触及到法律这条底线时才能得到保障,执法人员的公信力在面对一系列“无赖”式行为时又放在了何处。

或许在面对上述问题时,我们没有办法马上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至少我们能从中找出些许问题根源。从事件的本身来说,素质低下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一点毋庸置疑,拒检票女在拒绝检票后甚至一度叫嚣“碰瓷”乘务员,达到了失德的新高度。但素质低下的背后,是一部分人契约精神的缺失,以及对规则和秩序的无视。另外,大部分人的冷漠和对“无良行为”的包容,以及较低的违法成本,也助长了低素质人群的嚣张气焰。

在我看来,还需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才能推动公民道德的不断自觉提升。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网络舆论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的效果,但倘若所有的不道德事件只有通过诉诸网络暴力的时候,这不只是公民隐私保障的无力,也是国家法制的悲哀,让不文明行为的始作俑者心服口服的方式,依然是来源于道德意识宣传的教育与自身意识的改变。另一方面,加大惩处力度。维护秩序,保障权益的诉求,执法人员与普通民众始终是保持一致的,既然如此,当面对劝说无果,撒泼耍赖的现象时,执法人员的声音是否能够更有底气,腰杆是否能挺得更直,现场处置是否能够更果断,我们不需要执法部门把他们罚到倾家荡产,但至少要让他们不敢再犯。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要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良好的建议,也需要法律的规范。只有内外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社会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