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技术交底 下载本文

(4)加强带或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混凝土试验 (1)混凝土试验种类及试块制作。普通混凝土每1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每200 m3取一组试块,试块尺寸100×100×100mm或150×150×150mm,一组3块,养护条件同上。 (2)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同一验收项目、同强度等级、同龄期(28天标养)、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目标值不变)、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评定方法执行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现场混凝土试件的制作。每次混凝土浇筑时,现场试验管理人员根据混凝土浇筑量,确定留置相应的混凝土试件(包括同条件7天,28天的混凝土试件)。试件制作时,接取入场混凝土运输车上的混凝土,装入混凝土试模内,振捣后进行试件表面抹平,待试件终凝后,在试块上编写试块编号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做临时养护。待整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标养试块统一送至现场养护室进行集中标养,按要求进行混凝土7天、28天强度试验,出具试验报告。并将同条件试块装入试块钢筋笼,放置指定位置, 便于日后进行同条件试块试验。 1.5. 混凝土拆模 1)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损坏,方可拆模。 2)底模拆除根据《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报告》,其强度达到下表规定且施工层下有两层连续支撑方可拆除。拆模前必须填拆模申请单,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板 ?2,≤8 ?8 ≤8 梁 ?8 悬挑构件 成品保护 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梁、板钢筋上铺设跳板,操 ≥100 ≥100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50 ≥75 ≥100 ≥75 作工人站立在跳板上,避免踩踏梁板、楼梯的钢筋和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2)在交叉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拆模时,对各部位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它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装模板靠近柱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模板撞击混凝土柱。 4)突出的柱角、楼梯踏步、楼梯横梁、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门窗洞口等处各个阳角均用胶板包起来。 5)在浇筑完柱等纵向结构构件后,要派工人及时进行清扫,以保证底板面及楼板面的平整与清洁。 6)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注意对机电、水暖预埋管线的保护。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面层收光的楼面采用麻袋满铺在地面,即达到浇水养护和防止坚硬物体对地面磕碰目的。 1.6. 混凝土浇筑的应急措施 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出现断电、混凝土运输车运输不利、泵车故障、下雨等特殊情况,将会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容易出现冷缝,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本方案再考虑以上特殊情况,计划采用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筑,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1)断电的应急措施: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计划准备柴油发电机,在发生断电时,可以及时送电,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混凝土车运输不利的应对措施 (1)混凝土车次不满足浇筑要求时,可以通过其他搅拌站提供车辆运输,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现场交通堵塞,混凝土运输车不能在混凝土初凝时运输到位时,通过在现场设置交通协管员,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管制和指挥,且现场设置混凝土运输车辆等候区,足以满足混凝土车辆运输要求,保证混凝土能连续浇筑。 (3)混凝土泵车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调运其他的泵车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4)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大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必须覆盖彩条布,以防雨水冲刷,并立即搭设防雨棚和设置施工缝的快易收口网,浇筑混凝土至快易收口网位置,以便于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1.7. 雨季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新浇混凝土应覆盖,以防雨水冲刷。防水混凝土严禁雨天施工。 2、雨期期间应通知搅拌站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雨天浇筑混凝土应减小塌落度,必要时可将混凝土标号提高半级或一级;在浇筑板、墙混凝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坍落度;梁板同时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浇筑,此时如遇雨而停止施工,可将施工缝留在次梁和顶板上,从而保证主梁的整体性。 3、为了确保工期,雨天必须浇筑混凝土时,施工部位搭设防雨棚,并且准备必要的防雨物资。 1.8.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1. 规定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露筋 蜂窝 孔洞 夹渣 疏松 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现象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严重缺陷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一般缺陷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沾污等 表面有外表缺陷 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1.2. 外观质量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1.3. 尺寸偏差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基础 独立基础 轴线位置 墙、柱、梁 剪力墙 ≤5m 层高 垂直度 >5m 全高(H) 层高 标高 全高 截面尺寸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电梯井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H/1000且≤30 8 10 5 5 15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0 +8,-5 +25,0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10 H/1000且≤30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8 5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允许偏差(mm) 15 10 钢尺检查 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坐标位置 不同平面的标高 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每米 平面水平度 全长 每米 垂直度 全高 标高(顶部) 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 中心线位置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 孔垂直度 标高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中心线位置 带槽锚板平整度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2 10 +20,0 10 +20,0 5 5 2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吊线、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塞尺检查 钢尺、塞尺检查 10 +2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10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允许偏差(mm) 20 0,20 ±20 0,-20 +20,0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水平尺、塞尺检查 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4. 验收方法 由现场分区混凝土责任师提出申请,质量部组织技术、工程及分包验收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现场质量,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试验报告结果出来后,各分区混凝土责任师向监理提请混凝土验收批验收,并填写施工检验批验收记录。 审核: 接受交底: 年 月 日 交底: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