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 下载本文

①仪器x的名称是 。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用B、F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步骤如下,正确顺序是 (填步骤编号)。

a.在试管中加入药品,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b.把导管移出水面

c.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 d.熄灭酒精灯 e.检查装置气密性

f.瓶口有打起泡冒出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

④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选填“y”或“z”) 处,若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⑤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0.1mol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5.(9分)某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由步骤II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原白色固体中 。 a.一定有碳酸钠b。一定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第6页(共26页)

d.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②气体C是 ,溶液D的颜色是 。 ③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是 。

④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的成分是 。为确定该成分可对原实验过程做如下改进: 方法一:步骤III前,先向红色溶液B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硝酸钡溶液呈中性),通过观察 得出结论。

方法二:称量沉淀E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 的质量,称量 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 的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第7页(共26页)

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六、选择题(共20分)

1.(1分)地壳中硅元素的质量约占26.3%,硅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S

B.Si

C.SI

D.Sn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号是Si。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分)属于钾肥的是( ) A.K2CO3

B.NH4NO3

C.CaHPO4

D.NaN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CaH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3.(1分)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钻石

B.活性炭

C.石墨

D.碳酸

【分析】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钻石是由金刚石打磨而成的,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第8页(共26页)

B、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与金刚石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D、碳酸是碳、氢、氧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是单质,与金刚石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4.(1分)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加碘食盐

C.硫酸铜晶体

D.泥水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A错误; B、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两种物质是混合物,B错误; C、硫酸铜晶体只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正确; D、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选:C。

【点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多种物质组成。 5.(1分)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酒

B.牛奶

C.蒸馏水

D.珍珠奶茶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白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 C、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C错;

D、珍珠奶茶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A。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6.(1分)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第9页(共26页)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露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质量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性物质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露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质量变小,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1分)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是( ) A.KNO3

B.Mg

C.CuCl2

D.NaCl

【分析】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焰色

钾 紫色

钠 黄色

铜 绿色

砖红色 黄绿色

【解答】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而不是黄色,故选项错误。

B、Mg在灼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

C、CuCl2中含有铜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绿色,故选项错误。 D、NaCl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呈黄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第10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