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因数Q?1,阻尼电阻RW1增加时,会使得等效的总电导GP'变GP'?L小, 因而使得品质因数Q 变大。所以阻尼电路对品质因数的影响是当阻尼电路RW1变大时,品质因数变大。反之,变小。
六、实验体会总结。
1.在进行电路调谐的过程当中,需要调整电位器RW2和微调电容CV2,和中周铁芯的位置,使输出信号幅度最大且失真最小。要调整RW2、电容CV2和中周铁芯三个元件来使得电路调谐,很难掌握调整的幅度和先后次序,通过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来反映是否已调谐并不是很直接的观察方法,最终的调谐结果很可能也不是最理想的电路状态。如果使用扫频仪来帮助调谐可能效果会更理想,操作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2.实验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是先做实验测得实际数据,在回去之后再仿真,这样仿真当中发现实验过程中某些操作失误时已经没有调整的机会了。应该先做仿真得到仿真数据,再进行实验得到实际数据,那样发现与仿真的不同之处时,还可以加做一些附加实验来辅助检验分析产生仿真与实际数据不同的原因。
3.画幅频特性曲线图时发现实际图形不如理性图形那么顺滑,一方面可能是实际电路元件参数不理想,某些点处放大器并非工作在理想工作区造成。也有可能是由于测量取样点不够多,使得个别误差数据对整体曲线的影响程度增加。以后对于类似情况应采取多测点数来使得特性曲线更加准确。
4.根据实验要求以及受实验时间限制,在测量品质因数对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及通频带的影响时,只取了一大一小两个RW1的值。如果有时间多做几组实验,多测几个RW1的值,对于进行分析所引用的数据就会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对于品质因数增大,则放大倍数增大这类线性性质的分析中,多几组RW1阶梯增长的实测数据会显得更有说服力。
5.在测量TP1处输入信号时,因为信号较小,有时会在示波器上看不到,此时不一定是电路有问题,应该先调整示波器显示范围,如果仍然看不到,再检查电路。
6.测量电阻和可变电阻阻值时,因为万用表是自动调节量程的,所以引入较多接触电阻时并不容易发现。很容易一看到示数出来不再变化就做记录了。应该
压紧探笔触头,多测几次,以尽可能减少接触电阻来带的误差。
7.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模块上元件排布较密,要注意探头或鳄嘴钳不要触碰到周围元件的引脚,不然可能会造成测量数据有较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