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案16编[1] 下载本文

课题:我爱祖国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美丽的国家。 2.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3.认识国旗。 活动准备:

1、安徽黄山,四川九寨沟,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北京八达岭长城,西藏布达拉宫,广西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 2、图画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桂林山水,黄山等地的风景图片,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的美。 提问:(1) 你们看见这些图片时有什么的感受?(它们都很美)

(2) 你们知道图片上的风景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桂林山水,黄山??) 二、 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其它地区的风景名胜,让学生知道祖国非常美丽。

三、 出示故宫、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名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著名建筑。 四、引导学生谈论当地或其它地方著名的古建筑,如状元第、狮山等,让学生知道祖国不仅美丽(山美,水美).而且人民勤劳聪明,有许多伟大的创造,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欣赏国旗,播放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 六、绘画国旗,涂上相应的颜色。 七、总结。

祖国很大,由千千万万个小家构成。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热爱祖国要从爱身边的人做起,爱祖国从爱家爱校作起。我们的力量虽然很小,但千千万万的人聚在一起,就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课题:《培养责任感》

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对自己、对家庭、集体和社会),并且有勇气承担责任,做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教学过程:

引入:上周心理课调查“你心中最理想的男(女)生”,统计结果: “有责任感”是 “最理想男生”所具备的品质的第二位,是“最理想女生”所具备的品质的第三位。这就表明,“有责任感”在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思考: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你觉得有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生讨论回答) 一、明确 “责任”定义

1责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分内应做的事。

老师把教育的对象教会、教好,这是老师的责任;农民把地种好,多产高产,是农民的责任;军人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站好岗,放好哨,保卫祖国的领土,这是他们的责任。

提出问题:学生的责任是什么?(生讨论) 2明确责任意识的概念

(1)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2)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二、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具有责任感 1责任感——热情长久的动力

举例:实验中将女工的工作条件改变五次:改变生产照明条件,把照明条件恢复到原先的状况,缩短工时,增加了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延长。结果工作效率仍不变。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在外在条件反复变化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工作热情仍不变呢? 生讨论:这批姑娘成为小组成员后,得到了人们的注目和重视,她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又激发了她们创造性的力量,这正是姑娘们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

2责任感——“社会的行为,自我负责”的体现

一个人如果尊重自己,必然会顾及自己的名誉而要求自己忠实的履行实践某种义务,这好比一条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我们每个人都是船上的水手,为了能安全抵达彼岸,每个水手都有义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这样一种双重内容,使人与人相互之间保持密切关系。

生讨论1把我们的班级比作一只大船的话,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大船顺利的航行呢?

2在船员身上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自习课说话、同学问题不予理睬、迟到、早退、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用文曲星玩游戏。这样的行为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做?

3责任感——人格力量的体现

举例: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南军方面的一位名叫毕克德的将领率领队伍向北军阵地勇猛冲锋,但队伍在中途却遭到了北军的伏击,几分钟之间,五千名士兵折损了五分之四。当幸存者退回南方战线时,南军方面的最高将领李将军只身骑马出迎,并且告诉别人:“这是我的过错,我一个,败了这场战斗。”他将辞呈送给南方的戴维斯总统,请求让别人来接替他的职位。这位将军要把这次战败的责任推给别人,他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一次具体事情上承担责任的例子。

因此一个成熟的人,不仅要意识到责任,而且要勇于承担责任。 三、从哪些方面培养责任感?(生讨论) 1、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集体是我们每个同学成长的环境,集体的利益靠我们大家维护。 2、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正在成长中的每个人,一切都在学习,学做人,学本领,成长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此期间,必须对自己有信心,有毅力,特别要勇于面对失败。

3、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的基础。对自己现在的学习负责,就是对将来的学习负责。

四、结束语

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从小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人,比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成长要快些,而且长大后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会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借我一双慧眼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此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迷信对青少年的危害。 揭露现代迷信的伪科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 ① 确定主题

针对校园中流行的星相、网上算命等现象,确立破除现代迷信、弘扬科学精神这一主题。 ② 搜集资料

将学生根据性格、特长、兴趣、爱好或以自愿为原则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调查校园迷信的现状,设计好情况调查表,并对调查情况归纳整理;第二小组分析校园迷信的危害;第三小组揭露迷信真相;第四小组宣传科学知识。 ③形成成果

各组根据各自的内容以制作网页、表演小品、演讲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2、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①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第一组同学展示校园迷信流行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及对周边同学采访、录像等,引出话题,校园迷信的流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调查表 班 级 你认为校园中的哪些现象属于迷信? 你认为这些迷信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这些迷信的流行是否有危害?危害是什么? 如何避免迷信在当代中学生中的流行? 校园中流行的常见迷信种类: 1、幸运数字 2、幸运颜色 3、星座

姓 名 4、歪理邪说 5、电脑算命 6、面相与手相 7、名字与命运

②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第三组派代表组织全班讨论并根据查找到的资料,揭露这些迷信的真相。 A、 古人对四字的喜爱,你知道在古代有哪些事物与四有联系? 我国古代有“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战国“四君” 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

相传我国古代还有四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禅。杨玉环。 元曲有四大名门: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小说有四大名作:《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文房有“四宝: 笔、墨、纸、砚。 文人“四事”: 琴、棋、书、画。 天地有“四方”:东、南、西、北。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岁寒有“四友”:梅、兰、竹、菊。 B、对一些迷信现象的揭露

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迷信呢?那是因为有些人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不能以科学的解释,所以借助妖魔鬼怪来说服。比如说,磷遇水或碱会产生磷化氢,动物的尸体腐烂后也会产生磷化氢,并常常会自动燃烧(因为磷的燃点很低)。人们在夏夜看见这火焰时,便以为是鬼火。有时候,我们的眼皮也会无缘无故地跳起来,这是由于眼睛周围的肌肉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而有些人则说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③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第二组同学以表演小品等形式,揭示校园迷信的危害,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会相信现代迷信。

A、小品表演《凶与吉》、《幸运日期》等 B、数字与生活

近年来,数字“8”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活跃起来,因为“8”与“发”谐音而身价倍增。开业、庆典日期要逢“8”,车牌号码、电话号码花钱买“8”。与此相反,由于“4”与“死”谐音

便厌弃它,见“4”无人问,逢“4”要避开。其实,这是一种迷信思想在作怪。从科学上讲,数字与吉凶祸福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其实,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里,“4”是吉祥、。 完美、周全的意思,它与许多美好的事务有着密切联系。

C、查找身边一些邪教组织的毒害,揭露歪理邪教对人类危害。 比如:天安门广场自焚的事件等 ④联系实际,应用发展

第四组负责将本次活动搜集的资料和形成的成果制作成网页向他人宣传科学,并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请全校师生签名。 倡议书: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培根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反对迷信,崇尚科学。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其次,我们自身不能参与迷信活动,同时还要劝告亲友,不搞迷信活动,不信邪教。我们要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向人们揭示事情的真相,使人们不再相信迷信,而相信真理,相信科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