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探讨
作者:李亚军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1期
[摘 要] 提出建立以企业未来需求为目标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利用技能大赛成果加快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学习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56-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加快,劳动力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智能制造、智能管理以及智能服务是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教学改革,为满足我国制造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同时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对高技能和高学位的追求。 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探讨
(一)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衔接招生考试方案改革和授课计划等都围绕评价结果展开,立足于以人为本,办出特色的教育方针,政校企结合的培养方式,为顺德的制造业培养了大量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各类人才。
然而从就业方面来看,学生毕业后从事跟本专业相关的数量不够理想,相当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跟本专业关系不大的企业寻找发展机会,因此,说明培养方式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邀请行业的专家进行顶层设计,让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参与培养方案指导,邀请毕业工作多年的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在课程设计决策实践中,一起制定以市场为需求,行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标准,形成由多方共同制定的课程决策机制,体现课程设计的标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提高人才质量
作为一项制度设计与创新,技能大赛能够展示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校企互动,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有推动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顺职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电子类“发明杯”“挑战杯”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增强了学生就业的信心,提升了顺职院在国内的知名度,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能够参加大赛锻炼和选拔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得到锻炼的学生数量不多,因此,学校应该扎实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技能大赛得到的成果为教学工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提高技能和职场素质的训练中。技能大赛的题目设计都是以企业实际应用和需求模拟,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需求,因此,在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实施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大赛对就业的需求,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加强学生除了技能培训外,还有沟通能力等跟职场有关的职业规划课程,聘请制造业生产一线职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兼职,把技能大赛跟模拟职场结合起来,让来自中职的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能力都全面提高。
(三)以未来企业需求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技能
企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技能来满足市场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走之路。顺职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对理论性过强,或者专业技能培养关系不紧密的课程进行了合理改革或者取消,增设了反映新时代需求如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机器人应用等新课程以满足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正在根据企业未来人才需求做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就业跟踪,积极制定顺德本地制造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去除原本过旧的知识,不断增加新的反应智能制造需求的内容。另外,在三二分段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理论知识不强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职业教育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应地方需求而变化,定位于服务顺德甚至珠江三角洲制造企业的教学体系,让即将毕业或者已经工作的中职学生继续回学校深造,可以实现学生长远发展;在教学规划和改革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技能大赛的成果来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改革,既可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劳动者,又可走出学习型、创新型技术人才,为顺德当地甚至珠三角的制造业长久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若茹.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6(7). [2]曹卫中.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 [3]石冬喜.高职院校开展技能比赛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 [4]卢少珍.关于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2(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6]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