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本文

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市12所高校为样本

摘要:对北京市12所高校地抽样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地重要性,但准备创业或真正创业地却凤毛麟角.大学生创业风险较高是阻碍我国大学生创业地主要因素.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做好创业准备.

关键词:北京,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伴随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地出现,学术界众多学者将研究焦点聚焦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创业状况研究.任国友针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3级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5个专业200多名大学生地调研表明,目前大学生地创业素质不容乐观.何婷英对温州五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地创业状况进行调查和访谈,归纳了大学生地创业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周秋江对宁波六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地自主创业意向与影响因素展开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在校大学生地创业知能严重不足.二是大学生创业途径研究.郗杰英强调制度安排在青年创业中地关键性作用,并提出了青年创业制度安排地具体措施.刘映春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地培养要从教案改革、开展活动和加强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展开.李勃指出,实践基地是沟通学校、学生与社会地桥梁,并阐述了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地意义、基本原则和类型.隋照莹对大学生创业工程地来源、影响因素、选择原则、选择方法展开了探讨.本文基于北京地区12所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业地现状、影响、成因.本次抽样调查共回收问卷1844份,其中有效问卷1749份,有效率为94.8%.样本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农业类、政法类、民族类共12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占7.1%和2.8%,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占8.1%、8.9%、7.5%、10.6%,北京师范大学占1.8%,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占4.4%、6.3%,中国农业大学占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占21.4%,中央民族大学占9.8%.从学科门类看,哲学专业大学生占0.5%,经济学占15.9%,法学占9.4%,教育学占0.5%,文学占12.3%,历史学占1.3%,理学占13.2%,工学占21.1%,农学占9.3%,医学占0.1%,管理学占16.4%.被调查大学生来自我国31个省市区和香港地区,其中,所属农村、城镇和城市分别占27.2%、36.8%、31%.被调查大学生中男生占52.6%,女生占47.4%.在1749名被调研大学毕业生中,填写“创业”部分地有674人,构成了本文调研地主要样本.b5E2RGbCAP 一、调查问卷地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地认识

对“大学生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有85名大学生即样本总数地12.6%认为是由于无法实现就业而“走投无路”地被动选择;有441名大学生即65.4%认为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地一种就业方式;有122名大学生即18.1%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地主要动力”;有15名大学生即2.5%选择了包括“创业只是由爱好、志向决定地个人选择”、“创业是幼稚、不理智地行为”等选项;没有填写本题地有9名大学生,占1.3%.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了大学生创业地价值所在.p1EanqFDPw <二)大学生地创业意愿

对“您想去自主创业吗”这一问题,选择“想过”地大学生占样本59.3%,选择“没有”地大学生占37.2%,空缺地大学生占3.4%.对进一步地“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您会选择创业吗”这一问题,有43.9%地大学生选择“会”,32.2%地大学生选择“不会”,23.9%地大学生空缺.可见,超过一半地大学生想过去创业,

但近三分之一地学生宁可失业也不会去创业,说明还有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持排斥态度而无法接受创业这种选择.DXDiTa9E3d <三)大学生地创业实践

对“究竟有多少大学生真正创业”这一问题,选择“实际已经创业”地大学生只有2人,占“打算创业”地127名大学生地1.57%,占“想过创业”地400名大学生地0.5%,占“创业部分”样本674名大学生地0.3%,占本次调查总样本1749名大学生地0.11%.可见,即使有些大学生想过或曾打算创业,但最终也没有落实到行动.结果是有些大学生去了机关事业单位,有些去了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真正创业地可谓风毛麟角.RTCrpUDGiT <四)大学生创业地影响因素

对“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有66.3%地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能力”,51.3%地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团队”,47.9%地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精神”,41.5%地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环境”,选择其他包括人品、性格、价值观、经验及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等因素地大学生占5.6%.可见,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个人方面地因素很重要,但社会创业环境方面地影响也不容忽视.5PCzVD7HxA <五)大学生创业地优势

对“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地创业群体,其优势何在”这一问题,有77.9%地大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创业地优势,46.1%地大学生认为是“学习能力强”,45.3%地大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强”,30%地大学生认为是大学生地“家庭负担轻”,25.5%地大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多”,2.2%地大学生认为是其他包括拥有资金、社会关系等因素.可见,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拥有更多地人力资本和巨大地发展潜力,应成为我国创业地主力军.jLBHrnAILg <六)大学生创业地障碍

对“尽管有诸多创业优势,而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并没有选择自主创业之路地原因何在”这一问题,有82.9%地大学生认为“资金缺乏”是最主要地障碍,57.9%地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缺乏”构成了障碍,31.8%地大学生认为是“创业意识缺乏”,31.3%地大学生认为是“政策不熟悉”,25.4%地大学生认为是“技术缺乏”,12.2%和9.1%地大学生则认为是“户口社保问题”和“家人反对”,选择其他包括决策力差、经验不足、不知道等因素地大学生比重不大.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将创业梦想转化为现实.xHAQX74J0X <七)大学生地创业教育

在被调研大学生中,接受过创业教育地大学生只有17.2%,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地大学生占77.4%,空缺地大学生占5.3%.这意味着需要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地智力支持.对“如何促进创业教育”这一问题,62%地大学生选择了“改善实践指导”,43%地大学生选择了“提供资金支持”,35.2%地大学生选择了“完善教育内容”,32.3%地大学生选择了“加大教育宣传”,28.3%地大学生选择了“促进师生交流”,26%地大学生选择了“扩大教育规模”,20.3%地大学生选择了“改善课堂教案”,1.2%地大学生选择了其他方式.对进一步地“哪种创业教育形式才是有效地呢”这一问题,选择“去企业实践”地大学生最多,占63.8%;其次是选择“创业实验室”地大学生,占42.7%;再次是选择“创业大赛”地大学生,占39.8%;之后,选择“KAB教案”地大学生占31.3%,参加如“诺基亚大讲堂”等“企业家讲座”地大学生占22%,观看电视节目《赢在中国》地大学生占17.2%;选择其他包括先工作几年等方式地大学生占1.8%.以上结果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非常需要创业教育地指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

学生对创业教育地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需要高校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丰富、实用地创业教育环境.LDAYtRyKfE <八)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什么帮助

对“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提供哪些帮助呢”这一问题,有61.6%地大学生希望政府“设立创业基金”以提供资金支持,51.3%地大学生希望政府提供如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42.3%地大学生希望政府解决创业大学生地“户口和社会保障问题”,42%地大学生希望政府建立“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高水平地技能指导和后续服务,30.4%地大学生希望政府“加大创业宣传”以营造一个认可创业、重视创业、鼓励创业地氛围,1.9%地大学生希望政府提供其他如提供实习机会、完善劳动力市场等帮助.以上结果说明,大学生创业非常需要政府地帮助.Zzz6ZB2Ltk 二、调查问卷地结论及探讨

<一)大学生创业规模过低不利于我国创业型经济地发展

创业型经济相对于管理型经济而言是建立在创新与创新事业基础上地一种经济形态,具有较高地创业启动与退出率、较高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能带动较高地经济增长等特征,即驱动创业型经济发展地主力不是传统地资本和劳动,也不是科技研发,而是企业家地创意、创新与创业活动.目前,创业型经济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地主导经济形态,并取得了很大地成功.创业型经济强调创新和创业,其经济效率更高,是一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地基础,也是获得更多国际竞争优势地保障.因此,鼓励创业不仅是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地权宜之计,也是建立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久高速发展地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地精英部分,具有较高地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推动我国创业地主力.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