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曾将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6期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会计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应用原则,分析了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试图通过探讨案例教学改进会计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案例教学法;会计;技能 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性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师生间的共同交流和协作肩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会计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能使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会计工作,同时这也是案例的生命力所在。虽然有时为了保护商业机密,案例编写者可将公司或企业的名称等信息加以改变,但仍应保证案例是基于实地的考察与调研得出的。可见,整个案例的关键问题、主要内容以及数据资料等必须是真实的。在国外案例教学中,为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公司或企业通常会与案例编写者签订一份正式的合同或文件,其目的一是可确保案例编写者确实来该公司或企业调研过,二是确保该案例仅为教学所用。案例的表现形式本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国中职教学中通常使用的都是书面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媒介来描述案例,或者混合使用多种媒介来综合地反映一个案例,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归纳作用,不但使案例更有针对性、典型性、实际性,而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体现出了较强的实用性、参与性以及趣味性,进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积极的互动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并且优势明显。不过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原则。

1.知能并重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操作方法,然后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以及运用会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联系实际原则。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中职教育也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这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将会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炼为典型案例,从而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会计知识,进而为其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3.启发诱导原则。案例教学也是教学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质量更高的学生,缺不了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从中发现问题,同时运用会计知识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真正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灵活掌握。 三、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以案释教,突破难点

任何学科都有赖理论的支持。即使是会计学这样操作性强的学科,也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为了强化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证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这一等式的永恒性,我同时给出一个旅游企业的案例:2015年11月30日该企业资产有100万元,负债有30万元,所有者权益有70万元,12月发生了业务:(1)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40万元(2)用存款20万元偿应付帐款(3)用银行存款采购了材料5万元(4)向银行借款10万元直接偿还银行借款。要求证明: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这一等式还成立。

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论证一项经济业务,然后进行交流。同学纷纷发言,有同学还自己举例来证明,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资产和权益之间经济业务共有四种类型:资产和权益之间等额增加、资产和权益之间等额减少、资产之间有增有减、权益之间有增有减,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始终保持相等的关系——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会计恒等式。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对三个会计要素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二)案例讨论,培养综合能力

根据教学实践,可选择或设计“发散式”、“变换式”等实例。

1、发散式案例。案例教学中采用发散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给出一个案例,某旅游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和银行对帐单出现不符(展示日记帐和对帐单实物),分析产生的原因:

其思维角度有以下方面:一是出纳记帐错误(核对后排除);二是银行记录错误(也被否定);三是其他原因,通过逐笔进行核对,发现有未达帐项4笔。然后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再次检验双方余额是否一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激烈的讨论和分析后,学生了解了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出现错误的原因、未达帐项产生的原因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方法。

2、变换式案例。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使学生根据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该类案例为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根据问题的条件灵活解答问题创造了条件。

例如,给出案例 :某旅游企业采购入库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额1700元,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全部款项。问题一你是采购方的会计,要求编制采购方会计分录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票据11700问题二你是销售方的会计,要求编制销售方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问题三商业汇票到期时,购销双方会发生什么样的业务处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的会计主体出发,掌握购销的会计处理方法,克服单一的思维方式。会计案例讨论旨在说明同一会计案例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解决不同的问题。会计案例讨论的主角应当是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案例演示,教学内容直观、生动

在财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财会处理过程形象、生动、真实地在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加大信息输出量,增加教学容量,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快捷反应经济活动全过程,达到事倍功半的目的。比如某厂购进材料的案例,在讲述这个案例时,用多媒体展示:订合同——购进材料验收入库——办理款项结算的过程,展示各个步骤所涉及的填制、传递、财会人员记账的过程,用声音、图象、文字来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学习效果比亲临企业实习还要好。 (四)案例模拟,提高操作技能

所谓“案例模拟”,就是通过模拟现实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训练。在平时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班级作为某一生产企业,把学生分成不同的部门,对企业中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按财务处理的程序辅之以相关的帐册、凭证进行模拟,学生一边对照材料一边操作,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