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作业题 下载本文

8.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

9.植物的根、茎的增粗是由形成层和_______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10.观察淀粉粒时一般要制做什么装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1.植物体木质化细胞壁遇间苯三酚和盐酸试液时的颜色反应为() A.暗黄B.紫黑C.橙黄D.红色

12.执行输导作用的细胞多呈()

A.管状B.纺锤状C.尖圆形D.椭圆形

13.淀粉粒常贮藏在植物的根、茎及种子等器官的薄壁细胞的() A.细胞质中B.液泡中C.细胞液中D.细胞核内 14.筛管分子一般只能生活( )

A.一 年B.二 年C.三 年D.多年 15.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

A.亚细胞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微结构D.显微结构 16.被子植物器官通常由几部分组成。()

A.4个部分B.6个部分C.7个部分D.5个部分 17.根初生本质部的发育方式为() A.外起源B.外始式C.内始式D.内起源 18.栝楼的卷须属于()

A.叶卷须B.茎卷须C.托叶卷须D.不定根 19.半夏的入药部位是( )

A.根茎B.球茎 C.块茎 D.鳞茎

20.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为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两者合称为 ()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初生射线D.额外射线

21.中药厚朴在采集时,是从树干的哪一部分剥离的() A.皮层B.木栓形成层C.形成层D.周皮 22.叶片的形状主要是根据()

A.长度B.宽度C.长宽比D.外形 23.何首乌的托叶变态为()

A.叶状B.翅状C.刺状D.膜质鞘状

24.下列植物的果实既是聚花果又属假果类型() A.五味子B.铁线莲C.无花果D.悬钩子 25.瓠果是下列哪科的主要特征。()

A.桔梗科B.葫芦科C.毛茛科D.菊科 26.下列植物的花冠为假蝶形花冠的是() A.甘草B.决 明C.苦参D.膜荚黄芪 27.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种B.亚种C.变种D.变型 28.地衣植物是藻菌()

A.共生复合体B.寄生体C.附属体D.腐生复合体 29.下列哪一类植物胚珠裸露于心皮上,()

A.双子叶植物B.被子植物C.单子叶植物D.裸子植物 30.葛仙米在藻类植物中属于()

A.蓝藻B.绿藻C.红藻D.褐藻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31.周皮属次生保护组织,其上可常见() A. 腺毛B. 非腺毛C.皮孔D.木栓E. 气孔 32.输导组织细胞的形状多呈()

A.球形B. 椭圆形C. 管状D. 多面体E. 长梭形 33.下列科中植物常具乳汁的是()

A.菊科B.桔梗科C.木兰科D.罂粟科E.百合科 34.在药用植物茎中可见的维管束类型有()

A.有限外韧维管束 B.无限外韧维管束 C.双韧维管束D.周木维管束 E.辐射维管束 35.在根的内皮层可见( )

A.中柱鞘B.凯氏带C.木质部D.韧皮部E.通道细胞 36.下列植物中具茎卷须的是()

A.绞股蓝B.菝契C.瓜楼D.葛E.马兜铃 37.植物的叶可变态为()

A.刺状B.叶状C.叶鞘D.卷须E.托叶鞘 38.根的初生构造包括()

A.表皮B.皮层C.维管柱D.周皮E.髓射线 39.植物的叶片的构造包括()

A.表皮B.叶肉C.叶脉D.叶柄E.托叶 40.复雌蕊形成的胎座类型有()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E..基生胎座 41.具二体雄蕊的科有()

A.豆科B.罂粟科 C.菊科D.毛茛科E.百合科 42.锦葵科植物大多有()

A.单体雄蕊B.花药二室C.有副萼D.花药一室E.花粉有刺 43.药用植物常见的叶序有()

A.互生B.对生C.轮生D.簇生E.基生 44.下列药用植物中花瓣彼此分离的有() A.菘蓝B.黄连C.连翘D.党参E.三七 45.下列果实类型中只有单粒种子的有() A.荚果B.瘦果C.颖果D.翅果E.蒴果 46.苔藓植物具()

A.根B.茎C.叶D.花E.果实 47.下列植物中以子实体入药的有()

A.猴头菌B.茯苓C.灵芝 D.猪苓E.马勃 48.下列为我国特产的植物是()

A.苏铁B.银杏C.油松D.侧柏E.水杉 49.具聚合果的科有

A.毛茛科B.伞形科C.蔷薇科D.木兰科E.锦葵科 50.下列药材中,以种子入药的有

A.白果B.女贞子C.决明子D.白芥子E.金樱子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涂“×”。每小题1分,共10分)。 51.光滑内质网是合成和运输多糖的场所。( ) 52.石细胞是植物体内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

53.筛管是被子植物的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的输导组织。() 54.侧生分生组织普遍存在于所有被子植物中()

55.花生的果壳硬而木质,果实成熟后,果皮仍不开裂,属闭果中的坚果类型。( ) 56.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 57.双子叶植物的根形成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58.桔梗属是子房下位,三心皮三室。()

59.兰科植物的雄蕊与雌蕊常合生形成合蕊柱( ) 60.天南星属植物常雌雄异株() 五、名词解释 (10分)(每题2分,共计10分) 61.内始式: 62.轮伞花序: 63.聚合果: 64.孢子体: 65.双受精:

六、问答题(30分)

66、简述花冠类型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意义。(4分)

67、用文字说明花程式

*↑P(3+3)A(3+3)G(3:3:∞)的含义。(4 分)

68、简述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在构造上有何差异。(6分)

69、如何区分瘦果和坚果。(6分)

70、试述蔷薇科的基本特征及其4亚科的相互区别;并写出蔷薇科六种药用植物名称。(10分)

一、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是原生质,它是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无色半透明,具有弹性,略比水重,有折光性的半流动亲水胶体。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

酸,核酸有两类:去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核糖核酸(RNA)把遗传信息传送到细胞质中去,在细胞质中直接影响蛋白质的产生,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

(一)细胞质

充满在细胞壁和细胞核之间,是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半透明、折光强的基质。有人狭义地将细胞质称为原生质。

幼年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充满整个植物细胞,随着细胞的生长发育,中央液泡逐渐形成和扩大,将细胞质挤压到细胞周围,紧贴细胞壁。

细胞质与细胞壁相接触的膜为质膜,与液泡相接触的膜为液泡膜。它们控制着细胞内外水分和物质的交换。在两膜之间的部分是胞基质(又称基质、中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都分布在胞基质中,胞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也为各类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必要的原料。

细胞质有自主流动的能力,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叶绿体的运动,这就是细胞质流动的结果。细胞质的流动能促进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动,有利于新陈代谢,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通气及创伤愈合都有一定的作用。在电镜下可见其细微结构有:

1.质膜:细胞质与细胞壁相接触的膜,其功能包括:选择透性、渗透现象。

2.细胞器:位于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并有膜包围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包括质体、线粒体、液泡系(这三者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溶酶体等(只能在电镜下观察)

(1)质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细胞器。比细胞核小,比线粒体大,以蛋白质为基质,里面分布色素。为球形或椭圆形,能行使特殊功能。按其所含色素,可分为:

1)叶绿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球形、卵形的绿色颗粒。主要含叶绿素甲、乙、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叶绿素较多,呈绿色。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绿色部分,根中一般不含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养料的工厂。

2)有色体:在细胞中呈针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主要含胡萝卜素、叶黄素(脂溶性色素),使植物体呈黄、橙等色。有色体常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和根中,如花瓣、红辣椒、番茄、胡萝卜根中等。但是植物所呈现的颜色不完全都是有色体的缘故,有的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水溶性色素的关系。

有色体与色素的区别:有色体有一定的形状,存在于细胞质中,颜色多黄色、橙红色或橙色,而色素则常是溶解在细胞液中,呈均匀分布状态,多呈红色、蓝色或紫色。

3)白色体:是一类最小的质体,无色,圆形。多见于不暴光的组织中,如块茎、块根中,白色体与积累贮藏物质有关,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蛋白质的蛋白质体,合成脂肪和脂肪油的造油体。

质体是由前质体发育而来的,在一定条件下,一种质体可以转变成另一种质体,如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子房由白变绿,由绿变红,是由于白色体变成叶绿体、叶绿体转变成有色体的结果。胡萝卜的根露在地面上经日光照射会变成绿色,这是有色体转变成叶绿体的结果。

(2)线粒体:比质体小,呈粒状、棒状、丝状。遇到醋酸或酒精就会溶解。是由两层膜组成,内膜向内延伸形成管状或搁板状突起,称嵴,表面附着多种酶,能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膜内基质含可溶性蛋白等溶液。线粒体是细胞中物质氧化(呼吸作用)的中心,在氧化过程中进行能量的转换,因此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它能供应细胞各种生理活动的能量,此外,它还对物质的合成、盐类积累有很大作用。

(3)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也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之一。在幼小的细胞中液泡不明显、体积小、数量多。在细胞成长的过程中,许多细小的液泡逐渐变大,最后合并成一或几个大形液泡,可占据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

液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对细胞质内外环境起到稳定作用。

液泡外面的膜为液泡膜,是有生命的,具选择透性,液泡内的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物,是无生命的非原生质体的部分。含有盐类、色素、晶体等,多数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其中与中药材显微鉴别关系最密切的是晶体。 此外在电镜下还可见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微管等细胞器。 (二)细胞核

细胞核是被细胞质包围而折光性较强的圆球状结构。高等植物每个细胞一般有一个核,藻、菌的细胞一般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

细胞核形状大小差异较大,一般直径10~20μm,呈无色透明,具粘滞性,在细胞中可以移动,而且不会改变形状。

幼期的细胞核较大,在幼小的细胞中,核常居于中央;成熟的细胞,由于液泡的增大,细胞核被挤压到细胞的一侧,常呈扁形。组成:

1.核膜:是分隔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界线,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膜。膜上有核孔,是核与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液:是细胞核中呈液态的物质,染色质和核仁也分布在其中。

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性较强的小球体。常有一个或几个。是核内RNA和蛋白质合成主要场所。 4.染色质:散布在核液中,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在不分裂的核中不明显,当进行分裂时,染色质进一步高度螺旋扭曲成对且又短,形成棒状的染色体,容易观察。是DNA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