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152 下载本文

的性质?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水和其他的这些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和其他液体) 四、解释运用: 1、学习了今天的知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厂家的叔叔阿姨不把他们装满呢? 师总结:一般液体都会有这种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完整课题) 2、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平底烧瓶装置,和咱们实验室的哪个仪器非常相似?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温度计,里面的管子中装的是红色的液体。也有其他一些温度计中装有银白色的水银,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下它的工作原理吗? 师讲述:温度计是一个密封的空心管子,里面充满了一定数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水银,当遇到冷的环境时液柱就会下降,遇到热的环境时,液柱就上升,所以就测出了环境的温度。 一、判断: 1、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受热时体积变大。(√) 2、常用的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 课堂练习 4、如果把试管浸在更多的热水中,试管里的水体积变化就更加明显了。(√) 二、选择: 1、啤酒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是因为(A)。A、液体也有3、通过对水和果汁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5

热胀冷缩B、厂家为了节省原料C、为了美观 2、往杯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B)。A、会上升一点B、会下降一点C、不变 3、下列(A)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河水结冰 三、简答: 1、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不能装得太满,这是为什么? 答: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不能装得太满,这是防止水受热膨胀溢出来。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板书设计 受热 体积膨胀 水和其他液体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教学反思

76

课 题 4、空气的热胀冷缩 科学概念: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实验:烧杯、常温水、冰水、热水、平底烧瓶、锥形瓶、试管、气球、红墨水、乒乓球等。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主 备 复 备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平底烧瓶里的液体,发现液体有什么性质?(板书:热胀冷缩)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77

2、(出示平底烧瓶)现在是谁占据了这个平底烧瓶的空间?(板书:空气)空气是气体,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缩小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师: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平底烧瓶内的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呢?在设计实验装置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问题。 (1)用锥形瓶来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 (2)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呢? 2、学生讨论怎样设计实验装置。 3、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认为用哪种实验装置最合适?最方便? 4、提问:如何让收集到的空气受热、受冷呢? 5、讲述实验注意事项。 6、学生实验。 7、学生汇报。 8、提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 三、比较空气与水的热胀冷缩的不同: 1、水和空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本领,这两者的本领谁大呢? 2、用两个同样的试管当堂实验,让学生观察比较:一个装水,一个装空气,蒙上气球皮,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 3、得出结论: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水更快,体积变化也比较明

78

显。 四、解释热胀冷缩的现象: 1、水和空气体积为什么能像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那样说变就变呢? 2、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寒冷的冬天,当冷风吹到你身上你会怎样来保暖?当夏天大热天你又会怎样来散热呢?教师装样子说理。 3、小游戏:围捕与突围,并分析明理。 4、阅读P35页灰色文字框中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其实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1、乒乓球被踩扁了,怎么办?(学生上台试)为什么能这么做? 2、夏天的自行车车胎不能把气打得太足,为什么? 3、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些水,用橡胶塞固定,上面插入一根玻璃管,将这个烧瓶放入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这个喷泉喷的这么高呢?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解释么? 4、小组讨论:怎样使喷泉喷得更高? 课堂练习 2、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了。(×) 一、判断: 1、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变重。(×)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