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北学校两基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下载本文

桥北学校“两基”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坚持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在县教育局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

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对青海“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全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两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乐都县桥北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前身是青海柴油机厂职工子弟学校(1994年改名为青海海力公司职工子弟学校),建于1973年8月,2001年初交属县办,遂被县政府更名为“乐都县桥北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655平方米,教学综合楼二幢,建筑面积达8463平方米。现有学生2176 名,小学1480人,初中696人,小学农村学生占37.9%,城镇学生占62.1%,初中农村学生占44.6%,城镇学生占55.4%。教学班36个,其中初中部12个,小学部24个。教育教学质量走在了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连年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广泛的社会好评。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构建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校园,坚持走“管理科学化、教研联动化、课堂特色化、常规精细化”之路,打造全省一流的品牌学校。

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两全”为核心,以德立校,民主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彰显特色、全面育人。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以教育教学质量为重中之重,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龙头,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学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校训:爱国 励志 拼搏 自立

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自立、学会自信。 教风:敬业、爱生、勤教、自律。 学风:立志、勤学、文明、守纪。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好校园网、宣传栏、室内板报,让环境育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评选学校“三花”(校园之花、年级之花、班级之花)为促进点,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1)入学率: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 。(2)巩固率:小学、初中巩固率均达100%。(3)完成率:近三年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二)、师资水平:现有教师94名,男教师26人,女教师68人。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人数分别为48人和46人,学历合格率和教师资格证合格率均为100%。目前,我校县级学科带头人有13人、教学能手17人、教学骨干22人,有6名教师被教育局聘为县级兼职教研员,有2名教师被评为青海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骨干教师。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合格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图书室现有图书24176册,价值达176210元,各班设立了图书角,小学人均图书量达10.5册,初中生人均图书量达12.4本;音体美器材价值15.8万元,

生均小学50元,初中121元;小学数学、科学仪器价值6.15万元,生均41.5元;课桌配齐率达100%。2008年年底,学校配备了理化生实验用品,基本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近几年来,不断补充更新,到目前为止,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各一个,理化生仪器设备价值达13.6万元,生均194.8元。理物理仪器配齐率达90%以上,化学达90%以上,生物达60%以上。实验开出率:2008年底以来,教师演示完成率物理达95%,化学达95%,生物达70%,学生分组完成率理化生分别为90%,90%,50%。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均有记录,学生分组实验基本达到熟练、规范,完成效果较好。2002年,学校开通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媒体网络系统,信息技术教育投资额达100多万元。现有多功能室三个,网络教室二个,教师办公用电脑35台,学生机60台。学校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各班配备一台DVD和一台电视机,小学阶段模式一全部覆盖。基本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四)、教育经费:(1)学校杜绝了乱收费现象,自实施两免一补以来,实行零收费。(2)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领取。(3)生均公用经费按时到位,办学条件改善明显。 (五)、教育质量: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足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几年,在上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学部、初中部教学成绩综合评定一直名列全县前列, 2007年至2011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列。2008年7月被乐都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党支部,2008年9月被青海省教育厅等部门评为青海省第三届“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自2006年起,学校连续被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考核先进单位”。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

(一)、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围绕“两基”开展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强“两基”工作责任感。为确保“两基”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时爱庆同志任组长、副校长吴永祥任副组长中层管理人员为成员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管理“两基”档案,安排专人负责,按时装档。 (二)、以法控辍,综合治理。

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桥北学校控辍保学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教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控辍保学责任,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常识,营造良好氛围,使我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始终保持为100%,辍学率为0。 (三)、加强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使我校教师能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有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有主持和指导教育科研的能力,并能在本校、本地教师的发展中起到带动、辐射作用,成为全县公认的优秀学者型教师,我校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方面的工作如下:

1、强化理论学习。自学指定必读书目和自行选读的有关书刊,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时时充电。

2、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每位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的要求,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并结合个人教学特点进行反思性教学,撰写论文。目前,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正处在实施之中;本学期初,我校各教研组依据本学科本校实际确定了要研究的小课题,现处于研究探索之中。

3、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成果的示范和展示活动,开展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研讨,交流学习心得,

进行案例分析,组织专题研讨,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4、我校名师工程建设推展顺利,教师专业化成长较快。

目前,我校有县级学科带头13人、教学能手17人、教学骨干22人。我校有6名教师被教育局聘为县级兼职教研员,有2名教师被评为青海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率达55.3%,占居全县首位。

5、抓培训,促课改。

实施新课程是通往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将教师的培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以转变教师在观念上、行为上的更新,校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作用。校领导做切实做好“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自觉做好校内的各种课改活动,自觉学习课改理论,探索实践,广泛吸收课改信息并引导好本校的课改有序进行。

近三年来,我校参加省级培训的有20多人次,参加国家级学科教学培训的有40多人次,至今接受国家级现代技术教育培训面达90%,县级、校级培训面达100%。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校各学科教研组探讨出了各自的教学模式,特别一提的是初中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组的文言文“六步多读”教学模式在省级联片教研活动中受到了领导和与会教师的肯定。 (四)、坚持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了由校长、德育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例如:针对目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普遍问题,我校制定了促文明习惯养成的评比制度,行政值周人员、值周老师、班主任、学校文明监督员多管齐下,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主线,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加速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我校在德育常规管理方面,重视班主任、少先队、团队工作,利用每周班会、团队会 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并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了教育合力,每学期每班召开家长会不少于2次,在家长会上,由主管各年级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理解教师,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还与碾伯派出所共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学期开展二次有关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的大型德育讲座活动, 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了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各班在学校院内指定区域中摆放了盆花,陶冶了师生的情操,促进了校园平安、健康、和谐的发展。此项竞争机制的实施,为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加强“四个贴近”,保证德育工作有效推进 ①、贴近学生学习,开展“校园三花”工作。

“校园三花”是桥北学校最大的一个特色。它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安排,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活动。校园三花分别有“校园之花”、“年级之花”“班级之花”组成。每学期学校都要经过严格上报、审查、研究决定,评选。每班“校园之花”6名、“年级之花”10名“班级之花”15名,在评选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品行,学生的思想品德是评选的重要依据,“校园三花”是我校通过评优选先的奖励竞争机制,公开评比选拔,表彰奖励的一大批好学上进,德才兼备的校园优秀学生。仅2009年一年度中,表彰校园之花430名、年级之花710名、班级之花1060名,进步学生350名,总计表彰2550人次。校园三花的开展,大面积的鼓动了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