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彼则不可见:就空了嘛。
命断诸息灭 过去亦复然 安般诸功德 出息与入息 众物及字义 我已略说竟
所以命断了以后,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很简单,所以天下事过去就过去了。还追寻它干什么呢?如果你一口气出去了,你还去追这一口气吗?
安般诸功德,出息与入息:出息与入息的道理都告诉你了。 ※ 真的气就是意。
※ 慧解脱非从定来不可。一般修行人都把细昏沈当成定。佛者觉也,既然是觉,永远是清醒的,这才是定。
1992年4月15日 讲于香港 第五讲
孙医师报告:这几天坐的很安静。由数到随息进入定境,留在一个观照的存在里。在这个境中,自我的观念依然在,知道这个四周围的事情,慢慢观照到我的存在。在这个当中,自我和能观的是两个能分开的东西,这个我慢慢在观照下消失了,停留境界,进入一个无我的观照,最后观照静下来了,停留在一个渺渺茫茫的知与无知之间的境界里。在适当的时候这个知自然会起作用。
有时候也参南泉斩猫的公案,这个公案都如影随形的在脑海里,推不掉,斩不断。今天我得到了答案。六祖说的对「本来无一物」到后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机大用,也是本来空的。已证悟的大善知识即心即佛,心本空,即用也是空,招念的是谁呢?就是我们的妄心,在六道轮回中制造因果。法身是佛,也是空。报身、化身是应物而生,自心的一部份,所以本空。猫的三身本空,法身也是空,所以不会招业,所以南泉不昧因果。我们要谨慎小心,对人对事完全在因果的网络之下,一不小心变成五百年野狐身。
是种增故说 未曾相离用 若为觉想乱 当习安般念
由风大产生安般的现象;出息、入息。我们普通凡夫的风大有增有减。譬如我们伤风感冒,呼吸会粗了,风大增加了。又如一个精神衰弱的人或临死的人,呼吸只有一半了,这个风大种减了。佛法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这个道理告诉你,未曾相离用,我们的生命同风大、出入息的关系很大。
苦为觉乱想:如刚才孙医师的报告,他了解到出入息就是出入息,就算是睡眠当中出入息也没有差别啊!他说出入息快了、慢了、自心也未曾改变。我也不会为修安那般那而令心不安。因为安那般那的本身也就是自心的一部份,安般难道不清净吗?他认为不用心加上安般上清净的,自由来去嘛。安般实在清净的很。他说自性自在。这是孙医师的报告。这一节是什么道理呢?也就是经典上说的未曾相离用。
安般本身出入息如果与感觉、思想加上去,变成思想多了。这里头有两个东西,呼吸同这思想。那么就会发生散乱,生命也是变乱的快,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修安般出入息,用这个法门,由风大调整变成气,由气变成息的时候,止息清净的时候,跟到是觉想。能知、能觉、能感受作用的、清净下来。这是一个方便法、一个方法,所以他说当习安般念。
已能应于数 则除内贪着 于数若随顺 是则离不顺
那么开始修呼吸的时候,先一个方法叫你数习。假设能每一次数习,十次或二十次,每一次都记得很清楚,中间没有杂念思想,这个数的作用达到了,则不要数了。现在到处都有人教数息观,一辈子就在那里算呼吸。我常笑他们说:你们是在学会计还是干什么?数到了
某一个阶段就要丢掉。所以叫你们注意三十七菩提道品,七觉支有个舍觉支,有个择法觉支。每进一步的时候就要丢一个。譬如你得到神通的境界,神通都要舍掉,才能再进步,不然你就停留在这里。于数若随顺,是则离不顺:如果你还继续数下去,那就糟了。所以修行要知时知量,要懂方法。
志在无乱境 能摄诸乱想 先数从一起 如是乃至十
现在倒过来讲数习的法门。为什么开始要计数呢?能计数的是我,呼吸属于生理。勉强把它们两个配合为一。道家就叫做奼女嫁婴儿,这个中间有个黄婆作媒。黄婆就是你自己的意志。它两个已经结合了,心境不乱了。那么这个方法计数开始就叫做数息。先从一数到十。
修行顺此数 便得功德住
由一数到十,由十倒过来数到一。就是这样一个方法,不要再加数字,慢慢的你几次来回,觉得没有散乱心,你就要舍了。孙医师的报告说顺其自然,其实这个就是随,还没有到止的境界。
已得功德住 则能求升进
灭一切乱觉 佛说增上故(数门竟)
能够由数到达随,才能求得进步。那么这个时候心息合一了,没有乱想了,佛说增上故:就慢慢的进步了。这个时候还不是得定。上面是讲数息的法门,下面这一段讲随息的法门。
数能灭一切 觉佛但言灭 一切不死者 以增上故也
这个数的法门能灭一切。心念和气息配合了,就灭掉一切散乱心。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觉佛但言灭:这个方法是灭你的乱想心。但是他还有很深的内义。他也可以使你生命增长。所以道家如果和这个方法配合了,求长生不老,能够使你不死。这是气息的功用,以增上故也,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增长。
内外出入息 去则心影随 决定善观察 顺是趣涅槃
什么叫做随息呢?就如刚才讲的,睡眠时呼吸也自在,一切自然。内是呼吸进来是安那。出去是外,是般那。这个就叫做出息、入息。实际上我们的念头,散乱心,几乎和它是一样,呼吸进多了以后思想乱,血液也流的快。如果修出息的话,血压也降低了,慢慢心境也不动了,去则心影随:所以一出一入之间,哪个时间修入息?哪个时间修出息?就要巧妙的运用了,要用智慧。决定善观察:这个道理可以达到涅槃的成就。
修行出入息 随到所起处
如是知升进 能离外念着(随门竟)
你要知道修行出息与入息,这里是讲随哦,你听其自然。庄子就讲过,常人之息以喉:普通人呼吸靠肺部。至人之息以肿:得了道的人,他呼吸到达了脚底心。是真的,我们在坐有人做到了,脚底心有感觉了,不过还没有到最高。至人之息以肿,到脚后跟,到脚底。所以他说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每一口气进来,你知道它到达哪里。假定你今天消化不良,或肝脏有问题,气到这里会堵住。所以有一本佛经是讲出入息治病的经。自己可以治病。就是现在所讲的气功治病。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你要体会这股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有里面起来,譬如你坐的很好的时候打嗝,气到了你能感觉的到。有些嗝是胸口、食道管堵塞,如婴儿喂奶时打嗝,这个时候你轻轻在他背部拍几下就好了,不然气会堵住。有些嗝是从胃上来的。如果嗝从丹田上来,那功夫就很不错了。真的做功夫会打嗝,这是什么道理?比如说你在水塘里丢下去一块石头,它沈到底以后会冒泡上来。就是说你的气已经到下面去了,它反应出来就是打嗝,把身体的炭气排掉。所以我们中国道家把呼吸叫做吐故纳新,吐掉炭气,旧的气。进来新鲜的氧气。
下面这个小字注解是不对的。他说出入息所起处同在脐。古文有一句话叫做画蛇添足。蛇本来没有脚,你画蛇添足引导别人走错了。随到所起处,真到气通了,那个嗝反应上来,是从海底起来。等到如庄子所讲的,从脚底上来,那就不会打嗝了。功夫到了你自己会知道。如是知升进:知道自己一步一步的进步,就能舍离外贪着了。脾气会变好,气质会变化。这个贪还包括两性之间的欲念,外贪着去掉了。这是随息法门。
安止极风处 三摩提等起
三昧即已起 便得功德住(止门竟)
安止极风处:这是讲到止,止在极风处。他下面小字这个注解不对。他说极上下风际。上风际在哪里?这个注解的人不懂,所以我说他是画蛇添足。真的不出不入了那个是止,那个叫做息了。安止极风处在哪里?风处究竟在哪里?佛在【楞严经】上分析地水火风等,讲到风他说「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宁有方所。」这个风的作用,它的性是空的。同人思想的本身一样,它本来是空的,可是它起的作用,大气流可以形成宇宙,或者形成一个星球。清净本然:它本来也是清净不动的,没有风来去的作用。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所在。那么它怎么起作用的?心物两个配拢来,唯心一半,唯物一半。随众生心,应你的知识范围,每个人的知识范围、功夫的深浅不同。循业发现:跟到你的业力发现,换句话说,你能真修这个风,修止息修好了,你修成神仙,长生不老也是你的业。他并没有否认这个不对,没有说不可能。
这本【达摩禅经】是介于小乘和大乘之间。谈功夫,没有讲最高的原理。所以极风是到空的境界,并不是说上面到头顶,下面到脚底心,或者停留在哪一个地方。
什么叫止呢?刚才孙医师这篇报告很好,可是没有进一步。真的不出不入了,止息的时候,这个是定的初步。三摩地是真正的定,你呼吸也定住了嘛。所以我说什么叫定?譬如一个轮子在转动,我打一颗钉子,把轮子钉住了,不动了,这个叫做定嘛。对不对?你说心不散乱亦不昏沈,用一颗钉子钉住了。你的息还在往来,还在动乱中。所以安止极风处,也到了空的境界。三摩提等起:你各种三昧的境界才来了。现在你闭者眼睛坐在那里,只能叫做打坐,不能讲得定耶!也没有得止啊!不要把普通的打坐就叫做入定,那就叫做吹牛皮,那就不对了。三昧即已起:三昧就是三摩地,中文翻成正受。你三昧达到了,便得功德住。这个算是有功德了,有成果了。功德是在这里,有功劳的成果。你达到了,所以得定了,这个叫做得止。
修行止住已 种种观察风 先观于本处 谓风所从起
这一段是讲观。得止以后,由止再修观。我们普通讲由定再生慧,智慧是由观察来的,这个观察中间有差别,所以择法觉支了。那么既然有思想,有观察。思想是不是妄念?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太拢统了。止观的观法与普通的观察都有思想,妄念,但是有差别,是程度的问题,多一分、少一分就不一样了,作用就变了。所以修行得止以后,你在这个止的境界,你那个能观能知的自性并没有停止。
种种观察风的作用,风大的作用怎么起的?先观察于本处,谓风所从起:譬如讲现在外的天气,没有风,所以天气很闷。那么这个空气里头的风到哪里去了?它没有流动。就是在停止、闷住的状态。可是你不能说它没有风。这个风的本性还存在,不过不动了,流动起来就是风。风在静止状态,风还是存在。所以我们得定的时候,风的功能它在你生命里,不一定是身体的外面,还停在这里,你要看清楚。
此处为云那 为一为二耶 冷煖悉观察 八种如前说
我们生命的重点就是这一口气,为什么只讲风呢?地大是骨头,细胞、蛋白质等。水大是液体。火大是本身的热力。风火是相连的。因空气流动的摩擦就发热了。水大跟地大是相
连的,冷冻的水就是地大,地大溶化了就是水大。但是四大又是各自独立分开的。
那么这个四大,这个物质世界同精神世界怎么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命呢?它起了作用还是一个。那么生命是一体的,还是二元的呢?冷煖悉观察:这个气体在身体内部有冷有煖,有粗有细,这都是过程不要怕,还有酸、痛、麻、痒、胀。甚至没有病的人发病了,这并不是作功夫不对,是你身体内部有病,它给你弄出来,我们感觉到了。这八种前面讲过了。
为总观诸大 唯在一种耶 观时悉俱有 以一增上说
所以你要分析自己的生命,地水火风要一一观察。究竟五脏六腑,肺啊,肝啊,还是脑的问题呢?你要内观清楚。观时悉俱有:你观察这个时候四大通通起了作用,身体变化,还是单独起作用?以一增上说:这一部份的功能增强了,你这样的观察。
修行观风大 造色从彼生 唯心与心法 依彼造色起
佛法里修安那般那,因为风大是生命最初的能源。这个风不是空气里的气流,这里是修“息”。也不是说鼻子的出入息就是风了。在这个前面的能力是气哦。譬如你手搧一下,动力大才觉得有风嘛。动力小只有气,那个不动的就是息。
修行观风大:我们这个生命的色法,色法就是地水火风,我们肉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医学上所说的遗传基因,这个基因可以说是色法最初的东西,科学叫它是基因,这个还是个因。基因也就是色,色之因。这个造色之因是靠这一股生命能,这一股生命能我们叫它是气。造色:造出来的色法。造出来这个生命、身体。由一个精虫、卵子、基因变成我们现在这个人。都是以这样一股气为主。乃至于我们讲思想的唯心。唯心与心法:上面讲唯心的心是全体的心,整个精神生命。下面讲心法的心是意识的心,意识与思想,唯心与心法。依彼造色起:这个心法是由脑电波,脑神经反射来的,这是心法。唯心更进步了,那个是生命的根本。他说唯心与心法,依彼造色起,都是依靠现在生命里头造色的功能来的。
非彼造色已 而复有种大 诸有出入息 是风名依种
他说并不是我们有了这个身体以后,然后才有种大,才有呼吸的作用。他说不要这样看,前后的因果不要颠倒了。也就是说我们生命能发生,变成基因,变成生命,是靠风大来的,靠气来的。如果你把那个基因放到冷冻库里,保护的不好,基因就会死亡,还是风大最重要。诸有出入息:一切众生就是诸有,一切众生都有呼吸,任何一个生物都有呼吸,全息的作用。是风名依种:都是这个风大种性的功能所发生的。
报风及长养 是为三种风
什么是报风?我们生下来活一百岁的人,这个身体叫业报之身,来还帐的。如果一辈子享福是善报而来的。一辈子痛苦是恶报而来的,来受罪的。这个是报身。这个报风是一种。长养风是一种,就是上次讲的,婴儿刚生下来,也没有喝奶几秒钟就变那么大,那个叫长养风。可是你不要看我们身体在衰老,只要没有断气以前,你那个长养风还在,那个功能还在,不过它变弱了。如果你懂这个道理,把那个功能增强,可以却病延年的。报风及长养风,根本风。报身的风,长养的风同你根本的风,就是你风大的种性。是为三种风:他这里所讲的风是指生命的能。
或说入在前 出者在于后 或说出在前 入者在于后 皆有因缘故 彼作如是说
或说入在前:有人认为入气在前,先吸气才有呼气。或说出在前:有人认为先呼出去再吸住来。皆有因缘故,彼作如是说:其实不同。有些人以出气为主,所以我常常骂有钱的人财大气粗。因为他喜欢骂人,是以出气为主。有些内向的人,他对任何人都害怕,他以入气
为主,的确有差别。这是报风的问题。所以你看佛学是那么科学。有些人出在先入在后。有些人是入在先出在后,各有他自己的生命因缘,彼作如是说。
如其真实义 慧者乃决定
他这里提出来古化代的修行人有三派的意见。等于科学上意见的不同。当然都非究竟。真正究竟,只有你自己修持证到那个境界,大智慧才看得清楚。不能以少数人,或者多数人的经验,就认定是出气在先,或者入气在先。
于脐处所起 净治毛孔道
肚脐密宗叫脐轮,道家叫丹田。实际上这一部份与肾上腺的贺尔蒙有关系的,一直通到睾丸这一部份。女性到子宫这里。所以婴儿的呼吸是在丹田呼吸。如马友慧前几天的报告,她不是说在丹田呼吸吗?这个在道家叫做胎息,胎儿的呼吸。胎儿在娘胎里头没有用鼻子呼吸啊!靠脐带跟丹田呼吸。胎儿的营养也是靠脐带输进来。于脐处所起,净治毛孔道:注意!丹田的呼吸,内呼吸还不是根本。但是功夫已经很好了。这个是报风。也与长养风有关系。下面小字的注解对了。此报风开毛孔故名开,非出外。所以叫做呼吸出了气,并不是损失掉了。这是本身里头胎息。
由此风义故 彼说出在前
你懂了这个气的道理,彼说出在前:因此这一派说出气在前。 毛孔已开净 入者则在前 如人初生时 阿那入故起 息风最先出 是故说般那
他这里讲毛孔,也就是整个细胞都已经换过来了。毛孔已开净:那些人的身体变好了。入气多,出气少,所以他说这个理论不是空洞的。上面讲慧者乃决定,你要真修实证,功夫到了,智慧开发了,才能了解。如人初生时,阿那入故起:在娘胎时,胎儿的呼吸靠脐带,是胎息,胎儿生下来,第一口气先进来,胎儿才能成长。息风最先出,是故说般那:所以得定的时候功夫到了,最后这一口气呼出去,定住了。这不是空洞的理论。
息风诸种大 割截不生苦 当知彼非受 谓受则不然
我们生命里头的来来去去,呼吸一进一出,这个息后来变成气了,再粗就变成风了。诸种大:这些大种,地、水、火、风。尤其拿风来讲。风根本是个物理的东西,不是物质,是物理。割截不生苦:你拿刀来割它,把它磨碎了,也不会生苦。所以你要知道,你能感受得苦、得乐,在生命里的作用,那是受阴的作用啊,不是气的关系。当知彼非受,谓受则不然:你认为气,受气了,气感受痛苦,那就完全错了。
以彼修行者 不患诸断逼 是故出入息 于身复非受
所以你修行作功夫的人,不能说绝对无病啊。随时会碰到,天气变化,饮食不对,也会有病啊。出入息是生命的根本,可是它并不知道苦、乐、非苦非乐等。
识命若断时 息则不回转 是则众生数 必由命根起
可是它同我们生命的关连在这里啊。当我们要死的时候,命根要断了,意识也完全涣散了,这个时候要死了,这个息只有呼出去,不回来。所以要晓得一切众生的生命根本,风息的重要。
息则是身行 世尊之所说 亦名根本依 众生所由转
风息的作用是身体上生命的活动“行阴”。这个生命活到行阴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也就是说它来去生灭,生命活到就是行阴的作用。这是佛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的生命拿地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