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外科 下载本文

2.心脏切口

右心房切口、右心室直切口、干下型室缺经肺动脉切口修补。 3.显露室间隔缺损

切开右心房前壁,用牵引线将切口的后缘缝在右纵隔胸膜上,切口前缘上、下两端各缝一牵引线并用心房拉钩显露出三尖瓣口。一般用镊子适当提拉隔叶即可显露出缺损。有时为充分显露隔叶下缺损,将内乳头肌自附着点切断后拉向右前方,缺损闭合后,再将乳头肌断端缝合复位。有的内乳头肌分几个小肌束,切断后不易复原,也可沿隔叶瓣环切开隔叶根部显露出缺损,用牵引线拉开瓣叶进行瓣下缺损修补,并于缺损闭合后,用5-0无创针线缝合瓣叶上的切口。

4.闭合室间隔缺损

(1)间断缝合固定室间隔缺损补片:膜周室间隔缺损多数用自体心包或涤纶片闭合。补片用4-0无创伤双头针线带小垫片做间断褥式缝合。第l个褥式缝合在缺损前缘相当1点处。随后逆时针方向再缝2-3个褥式缝线。每缝下一针时,都利用前一个缝线向下牵拉显露下针的部位。为防止损伤主动脉瓣叶,当缝近该区域时由助手用手指将心室前壁向右心室腔内推压,同时术者向上牵拉前一隔叶交界的组织,看清局部室缺边缘及附近的主动脉瓣再下针。在缺损下缘要缝2个转移针:一个在主动脉瓣环附近,为了不致误伤瓣叶及穿越中央纤维体的传导束,转移针要远离主动脉瓣环;另一个转移针在隔瓣环与室间隔交界处,此转移针用无创双头针线,先缝室间隔组织后再缝瓣叶根部,然后再用另一针直接缝在瓣叶根部,两针均穿过补片,打结后,将瓣叶与间隔间的间隙完全闭合。第2个转移针缝过后,接着再缝4-5个带小垫片的间断褥式缝线,每个缝针都从房面穿过隔瓣根部再缝到补片上。缝在瓣叶根部的缝线不要距瓣环太远,一般不要超过2mm,以免影响瓣叶功能。在缝缺损后下缘时,注意避开内乳头肌及腱索,以保全瓣叶的功能。

(2)间断及连续缝法固定室缺补片:经右心房切口,缺损边缘的头侧显露较差,如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缝法则手术操作比较容易,而缺损的足侧边缘显露较好,用连续缝合法则比较简便。显露室缺及固定补片的间断褥式缝合方法同(1)所述。缝好室缺的隔叶边缘及转移针后,按逆时针方向连续缝合,到第1个褥式缝线处与之汇合并打结。如室间隔靠近隔瓣根部的边缘有残余的膜样组织,则可利用最后一个褥式缝针,逆时针方向连续缝法将补片固定在膜样组织边缘。在室间隔缺损完全闭合前,停止左心吸引,使左心室腔充满积血,并请麻醉师加压膨肺,

17

将左心内残存气体随血液挤出心腔外,再打最后一个线结。左心排气后,松开主动脉阻断钳,并将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的针管连通左心吸引,持续负压吸引及排气。在复温并行循环及心脏跳动下,闭合右心房切口。右心房切口一般用4-0无创针线缝两道,第1道为连续褥式缝合,第2道为单纯连续缝合。

避免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在固定室间隔缺损的补片时均存在误伤缺损后下缘传导束的可能性。根据传导束的走行以及传导束与膜周缺损的关系,所有在室缺后下缘的缝针都应当缝在距边缘2-3mm处。

(3)右心室切口:右心室切口撑开后再用小静脉拉钩向头侧提拉漏斗间隔,进一步显露室间隔缺损的下缘、三尖瓣前叶及隔叶以及中央纤维体与主动脉瓣环构成的缺损后上边缘。经右心室切口修补,可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加连续缝合固定补片。第1个褥式缝在隔叶与小梁间隔缘的临界处,距缺损下缘约3mm,相当于内乳头肌水平线下。然后顺时针方向在第1针附近缝第2个褥式,通常这一缝线即转移针,打结后消除间隔与瓣叶的间隙。接着缝第3或第4、5针褥式,每个缝针都从心房面进针穿过三尖瓣隔瓣根部,距瓣环不超过2mm处出针。第2个转移针缝在主动脉瓣环或前叶与心室-漏斗皱褶附近。然后再缝l-2针间断褥式即缝到缺损上缘。各缝线穿过补片后,将补片送人心腔,每对缝线打结后缺损的大部分已闭合,余下未闭合部分用连续缝法(逆时针方向)将补片固定在缺损边缘上。在结扎最后一对缝线时,停止左心吸引,请麻醉师加压膨肺,将左心内气体驱出左心腔。在开始连续缝合补片时,即可复温。将主动脉根部灌注液针管与左心吸引连通,开始负压吸引排气并松开主动脉阻断钳,使心脏复跳。于并行循环及心脏复跳条件下,用4-0或5-0无创针线先连续褥式缝合一道,再单针连续缝合一道,使右心室切口密切对合。

(4)经肺动脉切口:显露出干下室缺的右上边缘,即分隔两组半月瓣的纤维嵴。室缺的下缘均为肌性组织。缺损位于肺动脉下,略呈三角形。缺损要用补片闭合,不宜直接缝合,以免半月瓣变形而产生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干下缺损的另一个特殊问题是上缘组织极少,常不易牢固地缝合,即使有纤维嵴,缝线也容易撕脱,所以固定上缘的补片时应当将缝针从肺动脉瓣环穿出,使缝线上的小垫片留在半月瓣兜内,以防缝线撕脱。由于缺损的右下缘位置最隐蔽,所以要先缝该处的补片,以免最后缝合时显露及缝合困难。

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用间断褥式(带小垫片)及连续缝合法固定补片,

18

闭合缺损。用4-0无创针线或普通带小垫片的无创双头针线,从缺损右下缘6或7点处开始缝第l针。然后顺时针方向沿缺损边缘再缝1-2个褥式,缝针穿过补片的相应部位后,在缺损的上缘(近肺动脉瓣处)缝2-3个褥式在瓣环上,缝针都从半月瓣兜内穿出后再缝到补片上,小垫片留在半月瓣窦内。最后各对褥式缝线打结后,利用最后1根针线继续顺时针方向连续缝合缺损缘的其余部分,直至与第l针汇合并打结,将补片固定在缺损的右心室面。左心排气与心脏复苏以及右心室切口闭合均与(3)所述方法相同。干下缺损距传导束较远,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较低。

干下缺损的上缘是主动脉及肺动脉瓣的两个瓣环相融合的延续组织,其余的边缘由心室-漏斗部皱褶及小梁间隔组成。术前如已确诊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应当在开始体外循环之前,先插好左心引流管,以免主动脉瓣漏血导致左心膨胀。术中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无效时,必须切开主动脉前壁,直接由冠脉开口灌注。

(5)肌部室间隔缺损闭合术:体外循环开始后,常规切开右心房探查,并请麻醉师膨肺进一步观察及证实室间隔缺损的确切位置,同时发现或排除多发室间隔缺损。肌部室间隔缺损的位置较高者,可切开右心房或右心室。右心室切口平行并距离冠状动脉左前支5mm。经切口显露出室间隔缺损,用2个毡条,1个在心腔内垫于缺损下方,另l个在心表面垫在切口近旁,用4-0无创伤针线,穿过毡条及缺损缝2-3个间断褥式,抽紧缝线,闭合缺损,缝线在心外打结。

切开左心室闭合肌部室缺。一般术前虽可诊断为多发缺损,但准确位置及数目常不确定,术中虽经右心探查,因肌束及其间隙的影响也无法确定。肌部缺损常靠近间隔下部。将心尖垫高,在左心尖无血管区平行左前降支走行方向的左心室面做一小切口,左心室腔内室间隔面光滑而极少肌小梁,很容易找到缺损予以闭合。如为多发缺损,互相很靠近,可用一较大的补片修补。 【并发症及处理】 1.残余分流。

2.主动脉瓣损伤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三尖瓣关闭不全。 5.肺高压危象。 6.低心排综合征。

19

【入院标准】

室间隔缺损诊断明确,无艾森曼格综合征均可入院治疗。 【特殊危重指证】 4. 重度肺动脉高压 5. 合并心衰

6. 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病变 【会诊标准】

3. 合并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请相关科室会诊; 4. 年龄大于50岁,请心内科会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谈话要点】

13.先天性心脏病需手术治疗,内科药物治疗不能根治; 14.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原因 15.手术并发症;

16.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处理及转归; 17. 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同期处理; 18. 合并其他器官脏器病变的处理; 【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 2.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 3.疼痛评分小于3分。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出院指导】

1.术后早期应用强心、利尿治疗,早期需要控制液体的入量; 2.术后3月避免剧烈活动;

3.建议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 4.术后早期预防感冒、预防感染;

5.建议术后1年复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 6.合并肺动脉高压需长期随访。

20

【参考文献】

1.陈灏珠,葛均波,霍勇.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3.《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