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2015 2014优秀文章(5) 下载本文

山东高考优秀议论文集锦

要求:背诵、品读优秀段落,掌握其文章的行文结构,学习文章叙例、议例的方法。每读一遍一定要求自己有收获,学会做一个有心人。 2015山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例文:

折断的是一双飞向远方的翅膀

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曾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月亮。”诚然,父亲看到的是只需食用的瓜和

豆,而孩子却抬头看到了架上纠缠的藤蔓。他是否知道“摘下豆来吃就好”一句话折断的是一个孩子飞向远方的翅膀?

他们原是雪白而丰满的翅膀,载着无尽想象与求知的双翅,被折断后还如何能飞翔?禁锢在铁笼中的他们如何再向往远方?曾在一档教育栏目中看到这样令人可悲的一幕,在主持人抛出学习为了什么的问题后,在座家长学生都说着“为了中考”的话,像是提前安排好一般如出一辙。学习并非如此,是为了激发潜能增加学问的最佳途径,而非为了什么中考。试想三年后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又会不会异口同声回答“为了高考”?我不得而知,但我不得不替那些被折去想象与求知双翼的孩子们感到悲哀。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们是否需要反思当今教育存在的漏洞,是否应尽我们所能保他们一双飞向远方之翼?有“高考神话”之林的衡水中学,近来被推上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活低能”“书呆子”等称号纷纷被扣在其学生头上,这座神话学校是否需要反思教育失败之处?不仅如此,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者不在少数,学习成绩顶尖,而常被诟病缺乏想象力??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丧失了一双飞向远方的翅膀,这使太多本向往远方的人不得不放弃目标,终日坐在井底,看那永不更变的圆圆的天空,无能为力。

汪国真曾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是啊,瓜和豆不只用来食用,孩子的好奇与求知欲促使他想分辨那纠缠的藤蔓,父亲何不耐心告诉孩子分辨的方法,助他那载着求知与想象力的双翼日益丰满,直到那一日他“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倘使人人都这样做,那么飞向远方的翅膀永不会被折断,那模糊却又清晰的远方,定会盘旋着更多的希望。

“无论黄昏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赛福斯告诉我,无论何时都要向往着远方,都要记得自己有一双飞向远方的翅膀。

学术与实用的对峙,谁胜?

中药用药极为讲究,白木、茯苓各为几两,比例的分配是其中的关键。但中药中药草的分辨是用药的基础,若三七与姜黄混淆抑或是鱼腥草与紫叶互相掺杂,则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死亡或衰颓,亦可算得医疗事故了。

二者无一不是外观极为相似,若像父亲所说,不用分辨,则世间有多少患者因用药错误而导致无辜生命的消散。在我看来,孩子分辨藤蔓与茎须的好奇抑或猎奇心理代表着专心学术,而父亲则代表实用主义。在学术与实用的对峙中,若实用主义过于泛滥,则古代中国的科技便只得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碾压下折经断脉;若学术熠熠闪光,则中国文坛不至于陷入形而上学的泛滥中。

学术的研究若能刨根问底,则必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陈寅恪教授坚守学术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潜心治学,以中华文化托命人的姿态,维护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在晚年失明胼足情况下口述完《柳如是别传》;且不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熊熊烈焰,单是那一个个为学术而战的名字,背负庄严十字架的加缪,为理性之潜沉的伏尔泰就已让人感触到学术的魅力??他们无疑是学术的执牛耳,虽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