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元素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各区期末考题汇编) 下载本文

A、 ______B、 _____ C、 _____ D、 ___ E、 __ F、 。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盐酸 。 4. X、Y、Z为周期表中常见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单质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

(1)X、Y的原子可构成一种物质,该物质与某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结构相同;该

物质的电子式是 。

(2)下列含氧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O3- b.XO32- c.YO32- d.Y2O32- e. YO3- f. YO42- (3)Z单质与其它化合物可满足如下转化关系:

Z ① B Z ② C A

①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Z,其理由是(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回答)____ ____。 ②将5~6滴B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

是 。 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空气 氧气 YO2 94%—95% 97%—98% YO3 5%—6% 2%—3% Y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YO3含量比在空气中燃烧YO3含量少,试分析其原

因 。

2014届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综合练习题4 姓名 1、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化合价

+6 B

+4 +2 -2 -4

A G F E D C 原子序数 (1)元 素A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用电子式表示D2G的形成过程 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 (3)C2-、D+、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 > (用离子符号回答) (4)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① 溶液a和b分别为 , 。

② 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 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非金属性B > A的原因

。 (5)将0.5 mol D2C2投入100 mL 3 mol/L ECl3溶液中 ①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②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 2. X、Y是短周期同主族元素,Z是过渡元素,化合物Z2X、Z2Y可发生如下转化。

(1)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Z2Y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蓝色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3)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氯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含氯消毒剂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工业生产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大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 (2)氯气可用于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离子方程式为

。 (3)下列措施能增强84消毒液杀菌能力的是 。

A.加入适量醋酸 B.加入适量亚硫酸 C.加入少量NaOH粉末 (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 是 。

A.c(Na) + c(H) = c(OH) + c(Cl) B.c(Na) = c(ClO) + c(Cl) C.c(Na) = 2c(ClO) + c(HClO)

(5)84消毒液不能用于消毒钢铁(含Fe、C)制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正极反应为 。 4.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X、Z在同一主族。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Y2ZX3溶液显 性,能证明该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 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稀H2SO4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3)化合物Cu2X和Cu2Z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① D的化学式是 ;

② Cu2X与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某温度下,在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ZX2和0.1 mol X2,20 s后达到平

浓硝酸

Cu2Z

澄清溶液

一定量NaOH

悬浊液 D的溶液

Cu2X

衡,测得容器中含有0.18 mol ZX3,则用X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v(X2) =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2014届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综合练习题5 姓名 1、已知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化合物 X 一定条件 单质 A 单质 B 化合物 Y (1)若A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不与NaOH溶液反应;B为黑色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X是红棕色粉末;化合物Y可溶于NaOH溶液。则每生成1 mol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若X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Y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B是气态非金属单质。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周期 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W是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请回答: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X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 (2)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W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时,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3)Y-AgO电池是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 (4)Z和W比较,非金属性较弱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列可以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填序号)。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断开氢化物中1mol H―Z或H―W键所需的能量 d.Z与W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时,Z或W显示的电性 3、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R,且所含元素均在短周期。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图中不含R的产物均已略去,反应②的产物之一是A)

(1)若A为气体单质,则A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A为两性无机化合物,由A转化为B和C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A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盐,则由A转化成B(或B、C)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A为酸性氧化物,A与NaOH溶液反应有三种情况(只生成B、只生成C、同时

生成B和C),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若A可由家庭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成,则A转化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与A、C、D化合生成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等,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请填写下列空白:

甲 乙 丁 A C 丙 一定 条件 乙 (2)单质A与化合物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单质B的化学式是 ,

丙的电子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