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意识和节水意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可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稳产、增产,提高项目区的抗旱减灾能力。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2%,可增加有效耕作面积76万亩。根据现状用水和项目实施后灌溉需水对比分析,与传统灌溉相比,可实现新增年节水能力26.1亿m3。同时,玉米膜下滴灌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可有效减少无机肥用量,减轻土壤板结,防止土壤盐渍化,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 国民经济评价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172-9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54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

一、效益与费用

(1)效益

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为增产效益。按照水利分摊系数0.43进行测算,到2016年将产生年增产增收效益90.89亿元。

(2)费用

项目费用包括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管理费用,其中运行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大田玉米膜下滴灌毛管及移动软管更新费用等。其中,水田控制灌溉工程,按照亩均水电费27.5元、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15元测算;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按照亩均水电费18元、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80元测算;大型喷灌机,按照亩均水电费25元、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50元测算;绞盘式喷灌机,按照亩均水电费21元、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20元测算;小型喷灌机组移动式喷灌,按照亩均水电费14.4元、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25元测算;玉米膜下滴灌,按照亩均水电费10元、毛管、移动软管(辅管)、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费120元测算;经济作物微灌,按照亩均水电费36元、管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