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知识储备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下载本文

(一)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特色 说 明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冲淡 述,语言力求朴素,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工丽 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示 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赏 析 这几句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却蕴含着作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诗歌语言有鲜明的色彩感,而且色彩对比强烈,写出了春日江南的明艳如画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绚丽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真率 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不是直接叙述或抒情,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委婉 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反映三岁贯女,莫我肯了农夫对沉重的剥削的顾。”(《诗经·硕鼠》) 怨恨和控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诗人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并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即”“穿”“便”“比喻新颖,用语通俗。山清新 水田园诗人所作诗歌大多清新脱俗 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明快 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的 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向”四个字表现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诗人喜不自禁的心情跃然纸上 自然 语言不留雕琢的痕迹,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真朴素,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前两句写不见人影而闻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清幽 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人声,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气势雄伟,立意奇特。此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雄奇 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 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直率而有气势。其特点是豪放 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长河融为一体,凸显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语气高昂,感情悲壮,充悲慨 满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凝练 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连”与“人”相携,织出一张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高洁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颖而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这两句诗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朴、流畅、圆润、洒脱、相问,一片冰心在玉意蕴无穷的境界 壶。”(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使所描绘的生活画面笼沉郁 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全诗四联八句统统对仗,顿挫铿锵,回环曲折,显示出一唱三叹的情韵之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忧愤之情,具有一种悲壮雄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