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滚动轴承习题集与参考材料规范标准答案1 下载本文

,.

式中a1为可靠性寿命修正系数,对滚子轴承,R=80%时,a1=1.95。故对I轴承

L20=1.95×31000=60450 h 对II轴承

L20=1.95×15000=29250 h

8. 图示采用一对反装圆锥滚子轴承的小锥齿轮轴承组合结构。指出结构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并画出轴向力的传递路线。

解题要点:

该例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型式为两端固定结构,即两支点各承担一个方向的轴向力。

(1)存在的问题

1)两轴承外圈均未固定,轴运转时,外圈极易松动脱落。

2)轴向力无法传到机座上。向左推动轴外伸端时,整个轴连同轴承均将从套杯中滑出;齿轮工作时将受到向右的轴向力,此时轴将带着左轴承和右轴承的内圈向右移动,致使右轴承分离脱落。

3)轴承间隙无法调整。

,.

4)改正方法 (2)改正方法

1)将两轴承内圈间的套筒去掉,再将套杯中间部分内径减小,形成两价目内挡肩固定轴承外圈,从而使左轴承上向右的轴向力及右轴承上向左的轴向力通过外圈、套杯传到机座上。

2)在右轴承右侧轴上制出一段螺纹,并配以圆螺母和止动垫圈用来调整轴承间隙,同时借助圆螺母轴上向左的轴力传到套杯上。

3)在套杯和机座间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在套杯和端盖间也应加调整垫片,使端盖脱离轴承外圈,兼起密封作用。

改正后的结构及轴向力的传递路线见图解。

9. 图示的蜗杆轴轴承组合结构,一端采用一对正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另一端为圆柱滚子轴承。指出图中错误加以改正,并画出轴向力的传递路线。

,.

解题要点:

该例的支点轴向固定结构应为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型式,即轴承组一侧为固定端、固柱滚子轴承一侧为游动端。

(1)存在问题

1)固定端两轴承的内、外圈均未作双向固定。当轴肥向左的轴力时,该支点上两轴承将随着轴从套杯中脱出,或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松动,故无法将向左的轴向力传到机座上。

2)固定端两轴承的间隙无法调整。

3)游动端支承采用的是普通型圆柱滚子轴承,即外圈两侧均不带挡边,因 此是可分离型的轴承,为保证“游而不散”其内、外圈均应作双向固定,否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易松动,外圈与滚动体极易分离、脱落。

4)轴系的轴向位置无法调整。 (2)改正方法

1)固定端套杯的左端应加内挡肩;轴右端制出螺纹,配圆螺母、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这样可将向左的轴向力通过轴承组和套杯传到机座上。

2)在右端盖和套杯间加调整垫片1,以调整轴承间隙。

3)左支承处套杯右侧加内挡肩,轴承外圈左侧加孔用弹性挡圈,以实现对外圈的双向固定,防止其轴向移动;轴承内圈左侧加轴用弹性挡圈,以实现内圈的双向固定;游动将在滚动体和外圈滚道之间实现。

4)套杯与机座间应加调整热片2,实现轴系轴向位置的调整。 改正后的结构及轴向力传递路线如图解所示。

,.

10. 试分析图示轴系结构的错误,并中以改正。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

解题要点:

(1)支点轴向固定结构错误

1)该例为两端固定结构,但应将两轴承由图示的反安装型改为正安装,否则轴向力无法传到机座上;

2)左轴端的轴用弹性挡圈多余,应去掉。

3)无法调整轴承间隙,端盖与机座间应加调整垫片。 (2)转动件与静止件接触错误 1)左轴端不应顶住端盖; 2)联轴器不应与端盖接触;

3)右端盖不应与轴接触,孔径应大于轴径。 (3)轴上零件固定错误

1)套筒作用不确定,且轴上有键,无法顶住齿轮;套筒不能同时顶住轴承的内、

,.

外圈;齿轮的轴向固定不可靠(过定位);

2)联轴器轴向位置不确定。 (4)加工工艺不合理

1)轴上两处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 2)联轴器键槽未开通,深度不符标准; 3)箱体外端面的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未分开。 (5)装配工艺错误

1)轴肩、套筒直径过大,两轴承均无法拆下; 2)齿轮处键过长,轴颈右侧应减小直径。 (6)润滑与密封错误 1)轴承处未加挡油盘; 2)右端盖未考虑密封。 改正后的结构见图解。

六、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