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装饰工程能体现建筑风格、美化内外环境,保护主体结构的提供使用功能,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建筑企业施工水平的重要指标。内在的高质量,只能代表工程成功的一半,再加上外在的美观优雅,才能创造一个崭新完善的工程。

在施工部署上,计划安排两支经验丰富的装饰队伍,担负该工程的装饰施工,确保装饰工程一气呵成、干净利索、质量优良、安全可靠。另专门安排一名装饰技术水平高、会管理、敢负责的同志单独负责装修质量管理,做到边施工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当天完成的任务均达到优良质量标准,实测检查合格点达到90%以上,从而保证该工程既有一个内在高质量,又有一个外观高质量。

10.2装饰工程的总体部署:

10.2.1装修工程施工时,室内粗装修随砌体由下往上逐层施工,外墙装饰由上往下施工完成。并按先湿作业后干作业、先粗装修后精装修,内装修先小间后公用、先顶再墙后地的顺序进行。先建立样板制度,后大面积展开。

10.2.2组织专业的施工班组,分别承担各分项装饰工程,定任务、定质量、定标准、定时间,实行优质超产重奖、劣质重罚,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10.2.3材料供应:订货前取样品交设计、业主审核后方可进货,对易产生色差、规格差的材料应选择同一厂家同一批产品。

10.2.4各楼层装修顺序为:

结构验收→门窗框安装→门窗框边填缝→内墙抹灰→楼面找平层、防水层→顶棚、墙面乳胶漆→门窗扇安装→顶棚、墙面最后一遍乳胶漆。

10.3门窗工程

10.3.1门窗洞位置修正后,安装门窗框,在室内装修工程全部结束后,安装门窗扇;

10.3.2门窗框安装后,土建配合堵塞框与墙身之间的缝隙,框四周外墙装饰面上留5mm宽小槽,以便打玻璃胶密封;

10.3.3门窗进场后,要用胶带纸包裹,防止施工污染; 10.3.4内外装修施工过程中要制定保护门窗框的措施,并写进分项施工技术底中。

10.4内墙抹灰

本工程内墙抹灰采用1:3水泥砂浆。

10.4.1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垂直表面及梁腹上涂敷撒粒砂:

(1)按1:2比例把水泥与粗砂混合; (2)涂敷后1小时整理和湿润; (3)凝固及硬化后始可涂上内涂层。

10.4.2清理基层浇水湿润,清扫墙面上浮灰污物,检查门窗洞口尺寸,剔凿补平墙面,浇水湿润基层。

10.4.3找规矩,做灰饼:先用托线板和靠尺检查整个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灰饼厚度。灰饼做在距地1.5m左右的高度、距阴角20cm左右处,用1:3砂浆做成50的灰饼,然后用托线板及线锤找垂直,一般沿墙长度方向每隔1.5m左右作一个灰饼。

10.4.4冲筋:灰饼做好稍干后根据灰饼做冲筋,可横向冲筋也可竖向冲筋。

10.4.5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当冲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对砼墙面宜先刷扫水泥浆一遍,然后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底,表面用木抹子搓毛,抹平。

10.4.6抹窗台板、护角、踢脚板护角:室内门窗口、墙面、柱子阳角处应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护角厚度应高出中层灰2~3mm;室内墙角护角线2000mm高,宽度50mm。

10.4.7抹面层灰:当底层灰6~7成干时再抹面层灰,厚度5mm。

操作时应从阴角处开始,并用铁抹子压实、赶光,阴角用阴角抹子抹光,并用毛刷沾水将门窗园角等处清理干净。面层抹灰不得留有接槎缝。

10.5天棚抹灰

本工程天棚抹灰采用1:3水泥砂浆。

10.5.1弹线:用墨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控制顶棚抹灰的基准线。

10.5.2刷结合层:在已湿润的基层上,满刷一道素水泥浆。 10.5.3抹底层灰:底层灰为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不宜超过8mm,抹子应垂直楼板接缝或模板木纹方向并用力抹压,底层灰不宜太厚。

10.5.4抹面层灰:当中层灰6~7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面层要抹平压光。抹面层时如发现中层灰干燥过快,有发白现象,应适当洒水湿润。

10.6涂料施工方法:主要是外墙涂高弹丙烯酸涂料一底两面。 10.6.1一般规定

⑴涂料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纹。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要按基层、底涂料和面涂料的性能配套使用。

⑵室外、阳台等需要使用涂料的部位,应使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

⑶涂料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涂料施涂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⑷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在施涂前,应按产品说明规定的配合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涂料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匀充分搅拌。

⑸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表面干后进行。每一遍涂料应施涂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

10.6.2施工准备:

墙、板表面应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大于9%。过墙管道、洞口等处应提前抹灰找平。门窗安装完毕,板块及砂浆地面施工完毕。环境温度保持在5℃以上。做好样板间并经鉴定合格。

10.6.3操作工艺:

根据涂料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及抹灰表面薄涂料工程,按质量要分为普通、中级和高级三级。本工程按中级标准施工。

(1)清理墙、板表面:首先将墙、柱表面起皮及松动处理干净,将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墙、柱表面扫净。

(2)修补墙、板表面:修补前,先涂刷一遍用三倍水稀释后的107胶水。然后,用水石膏将墙、柱表面的坑洞、缝隙补平,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3)刮腻子:遍数可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一般为两遍,腻子以纤维素溶液、福粉,加少量107胶,光油和石膏粉拌合而成。第一遍用抹灰钢光匙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平顺。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柱表面清扫干净。第二遍用抹灰钢光匙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并扫干净。

(4)刷第一遍丙烯酸底:在使用前要先用萝斗过滤。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柱面,墙柱面是先上后下。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活动的排笔毛拔掉。底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由于底漆漆膜干燥较快,因此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推进,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靠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待第一遍底漆干燥后,复补腻子,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5)刷第一遍丙烯酸面漆:涂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底漆。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果很稠,不宜加稀释剂或少加,以防露底。

10.6.4施工注意事项:

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透底:产生原因是涂层薄,因此刷漆时除应注意不漏刷外,还应保持漆的稠度,不可随意加稀释剂过多,有时磨砂纸时磨穿腻子也会出现透底。

2)接槎明显:涂刷时上下顺刷,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若间隔时间稍长,就容易看出接头,因此大面积涂刷时,应配足人员,互相衔接。

3)刷纹明显:漆稠度要适中,排笔蘸漆量适当,多理多顺防止刷纹过大。

4)刷分色线时,施工前认真划好粉线,用力均匀,起落要轻,排笔蘸漆量要适当,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刷。

5)涂刷带颜色的漆时,配料要合适,保证独立面每遍用同一批涂料,并且一次用完,保证颜色一致。

⑵产品保护:

墙、顶棚表面的漆未干前,室内不得清扫地面,以免尘土粘污墙、顶棚面,干燥后也不得往墙、顶棚面泼水,以免沾污。墙、顶棚面涂刷漆完成后,要妥善保护,不得碰撞。涂刷墙、顶棚面时,不得沾污地面、门窗、玻璃等已完工程。

11、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在工程交验时作为一大分部,在施工中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历年以来,屋面漏水历来是业主最头痛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筑行业的一种通病。因此,在施工中,对屋面每一构造层都应精心施工,同时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1施工前的准备

11.1.1屋面在结构施工时,不允许留设施工缝,砼必须一次浇筑完毕,施工人员不得造成人为的冷缝,加强屋面养护。

11.1.2屋面工程施工前,掌握施工图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与防水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作好成品保护。

11.2施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