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本文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行为主义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好这一理论,将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可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的确有不少的启发,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好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将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几大的帮助。 关键词:行为主义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要了解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首先就应该弄明白一个问题:什么事行为主义其基本观点是什么?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我们知道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可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的确有不少的启发,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好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将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几大的帮助。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1)课堂行为的培养。任何一种行为都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比如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采用了阅读的批注法,然后以小组发言,鼓励学生善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通过批注学习,学生除了在情感方面受到熏陶之外,还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一篇一篇的批注,一遍又一遍的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这种读书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的对校本教材也用了同样的学习方法,感悟与理解加深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承担起引导着的角色。在朗读行为的训练环节上,我认为范读尤为重要。对于文本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教师示范诵读,从声音的变化、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等方面都加以指导,把学生导入到一定的适宜的情境当中,体味文本的意义。强化泛读的作用,在范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跟读,在读完之后,名叫学生读:你能不能比老师读得更好?在激励之后,学生主动的进行朗读,教师也不失时机的进行朗读行为的培养: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学生与道德学习困惑,传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等于找到了自己学习的良师益友,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2)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要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动作技能不断的得到强化就必需组织多种练习方法。比如:可以让学生明白字的结构,分析造字的方法音义结合,从视觉上加深记忆;或者采用挂图、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加强记忆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1)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不适当行为,不要采取过于强烈的惩罚、刁难、讽刺等刺激手段,防止学生形成学习活动的恐惧、紧张、恐慌等不良反应的条件联结。例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某一方面学习不到位不应立刻进行严厉的批评,如果那样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紧张,更导致学生心理负担,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

(2)行为矫正。通过设置适当的强化措施来改变学生学习活动或其他活动中不适宜的习惯或表现。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多以正面的行为引导,让学生感到既不伤面子而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为宜。有很多同学在课堂上过于兴奋,以致抑制不了自己各种动作的发生,导致违犯课堂纪律,此时如果适当的运用眼神暗示、停下来注视、走近悄声提醒等方法会得到更好的强化。如果较好的运用以上

方法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效果显著。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在下课之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强化,因为根据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的刺激,所以在课后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练习,不断增加其外部的刺激,使学生的所学的知识在刺激中不断的强化,一般认为,可采用可变比例的强化程序、可变时局的强化程序,因为这两种强化方法可以更容易产生高频率且稳定的行为,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消退性,对于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忘。斯金纳说:练习是进一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消退是由无强化引起的,遗忘则是随时间消逝而逐渐衰退的。从这一点来说,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后练习的训练,也是学习行为的强化。人都有自己的遗忘期,而这个遗忘期限取决于反复认知的训练,条件反射的建立。比如在字词的教学中,课堂认读之后,紧接着会布置成课外作业反复读写,达到永久性记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课后行为,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如果说课堂教学时理论性教学,那么课后练习则是实践性操作。理论联系实践,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应用性。

总之,把行为主义运用到教学当中,不仅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从身心方面得到更多的发展。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行为,教师把我引导学生学习的力度。这样,语文教学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