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复习题库劳动法 下载本文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劳动法复习题(本科)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一 、名词解释 1. 劳动法 2.劳动关系

二、填空题

1.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以及与()的其他社会关系。 2.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 3.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4.劳动关系是在实现()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5. 我国劳动法的性质是() 的劳动法,具有 () 的本质。

6.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 () 劳动法律关系和 ()劳动法律关系。 7. 劳动法的渊源包括()、()、()和()。 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和()等。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 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 D.家庭保姆 2.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

A.妇女 B.残疾人 C.未成年人 D.少数民族人员 3..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

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

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D.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 四、多项选择题

1.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 A、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B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C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D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2.劳动法的渊源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委规章 3.劳动关系的类型有()

A、所有制类型的劳动关系 B、劳动者身份类型的劳动关系 C、 产业类型的劳动关系 D、工作时间类型的劳动关系 4. 劳动关系协调法包括()

A劳动合同法 B集体合同法 C、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法 D、劳动争议处理法 5.劳动保障法包括()

A、促进就业法B、职业培训法C、社会保险法D、劳动福利法 五、判断题

1. 劳动法虽然有一部分也涉及财产关系如工资报酬和人身关系如职业安全,但这些关系是基于双方主体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

2.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 3.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 ,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4.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5.劳动权,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权和职业选择权。() 6.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7.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8.劳动法中劳动的具有有偿性的特点。()

9. 劳动法是兼有公法与私法双重性质的法律,属社会法范畴。()

六、简答题

1.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2.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

3.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七、案例分析

1. 某酒店与某大厦签订了租赁合同,租赁大厦八层。之后,酒店将该摊档租赁给聂某经营“面老大”,并允许其使用该酒店的营业执照进行经营。2006年7月24日聂某雇用索某在面食摊做工,双方口头约定月工资1500元11月,索某因聂某拖欠工资离开工作岗位,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2600元。

问题:1.三方的关系如何认定? 2.索某与酒店之间是劳动关系?

3.还是索某与聂某或酒店形成劳务关系? .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工厂立法

二、填空题

1.劳动法是()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2.()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3.在()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劳动关系是()的经济关系。

5.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和()。 6.()年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2. 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3.《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 A.10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4.《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于( )

A.1994年 B.1995年 C.1998年 D.1999年

四、多项选择题

1.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 )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国际劳动立法既有来源于()

A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联合国的有关文件 C、区域性有关文件 D有关双边条约

五、判断题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立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3.工厂立法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4.劳动行政关系是按指令和服从、组织和监督原则建立起来的隶属关系,而劳动关系是按协商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5. 劳动关系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一般着眼于微观利益。

6. 我国现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7.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

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方可申请仲裁。() 9.1944年6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第二十六届劳工大会,通过著名的《费城宣言》及其十项原则。()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立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劳动关系、劳动行政关系的区别

3.简述国家劳工组织的特点、组织机构。

第三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1、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劳动部门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 )

A 赔偿金 B 违约金 C 滞纳金 D 罚金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A .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B .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 .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

D .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2.以下哪些属于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 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B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C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D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四、简答题

1.劳动法具有哪些独特的基本原则?

2.劳动法所具有独特的完整体系包括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