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含中考模拟卷5套》 下载本文

块分别放在长木板、绸布、棉布上,让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__运动,发现弹簧测力的示数F棉〉F木〉F绸,若用木板模拟未刷冰区域,则应该选择________区域模拟刷冰区域;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N;他们用图丙装置,将长为l的所选材料M平铺在木板上,让木块从斜面上滑下,经过M后停在木板上的固定位置P,木块运动到位置P,所需的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木块由静止滑下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M左端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有关。

①验证猜想1时,保持x不变,将木块从__________高度静止滑下,改变l使木块最终都停在位置P,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释放的高度h/m M的长度l/m 1 0.10 2.00 2 0.14 1.60 3 0.18 1.20 4 0.20 1.00 5 0.22 0.80 6 0.26 0.40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l与h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_,并在图丁中描点作出l与h的关系图线; ②验证猜想2时,小明改变x的长度,将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正确操作后,发现每次只将M前后移动时,木块都会经过M停在P位置,该现象说明猜想2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解析】 【详解】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由上述分析可知,分子大于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故选项中各微粒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分子、原子、质子、夸克;C符合题意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在电阻一定时,改变两端电压,测量对应的电流,目的是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普遍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的电流是为了探究电阻与电阻丝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时,多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得到对应的电流,然后利用R?值,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故C符合题意;

D.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记录对应的重力,目的是得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的普遍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由于物距是20cm,成的是缩小的实像,故它是属于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像情况,所以20cm>2f,即f<10cm,故A是正确的。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于均匀的柱体来说,对底面的压强也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公式来计算,当沿竖直方向切成两块时,两块都仍是均匀的柱体,密度相等,高度相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由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知道,滑片从中点到b端时,电压表示数增大了2V,即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示数是4V+2V=6V;10s=6Ω;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由Q=U2/Rt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R1 =U12/Q1t=(12V?6V)2/60J×

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则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I最小=U1/R1=12V?6V/6Ω=1A,故A错误;

I=U′1/R1=12V?4V/6Ω=4/3A,9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是:当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是:所以,W=UIt=4V×4/3A×9s=48J,故B错误;

U计算电阻并取平均I4A由以上分析结合P=UI知道,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PR?3?8,故C正确;

PR'6V?1A94V?1同理知道,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P'P1?12V?4V??A163?,故D错误,故选C. ??12V?6V??1A94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相对于机器人是静止的,A错误.B、食品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B正确为答案.C、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错误.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故D错误. 【考点定位】

参照物 力与运动 机械能 7.D 【解析】 【详解】

A、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时间大小,无法比较路程大小,故A错; B、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路程大小,无法比较时间大小,故B错; 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v?D正确.

故D选项正确为答案. 8.C 【解析】 【详解】

A、图甲是电磁感应实验,说明磁场可产生电流,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故A错误; B、图乙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

C、图丙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线圈的匝数不同,匝数多的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多,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大小的关系,故C正确;

D、图丁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通电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即电动机的原理,故D错误.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

B.因为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不一定就释放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故B错

s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t误;

C.物同一物体质量不变,其温度升高,故其内能一定增大,故C正确; 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D错误; 10.D 【解析】 【详解】

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是时间,纵坐标上表示路程;

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3.3m, 则V甲=S甲3.6mS1.2m?0.2m/s,故A错误; ??0.6m/s,V乙=乙?t6st6sBC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甲车的路程是3.6m,乙车的路程是3.3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3.3m=3.4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3.3m=4.8m,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和图可知,开关都闭合时,无论将滑片P置于何处,灯L都能正常发光,说明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不变等于电源电压,只有小灯泡接入电路,即①处是电压表,②处是电流表,故A错误;

B.只闭合S1,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将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根据P=UI,电路总功率变小,故B正确;

C.只闭合S1和S3,只有R1接入电路,将P向左移动时,不会影响R1的功率,故C错误;

D.只闭合S2,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将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小,小灯泡实际功率变小,小灯泡逐渐变暗,此时电压表①测电源电压,所以①的示数不变,故D正确. 12.AD 【解析】 【详解】

从“U-I”关系图像可以看出,甲为滑动变阻器的U-I关系图像,因为最后电压变为0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Ω,乙为电阻R1的图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电阻R1的电压U1=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U=U1+U2=2V+4V=6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R1?U12VU4V==10Ω .=2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R2?2=即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I0.2AI0.2A20Ω.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

I?UU6V=?=0.3A . RR?R210Ω+10Ω1213.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 B. 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

C. 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 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

v总?s总15m??2.5m/s t总6s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0.5 3 6 【解析】 【详解】

通过导体的电流:I?Q5C??0.5A, t10s由W=UIt=UQ可得,导体两端的电压:U?W15J??3V, Q5C由I?UU3V??6Ω, 可得,导体的电阻:R?RI0.5A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伏时,导体的电阻仍为6Ω不变。 15.热传递 减小 做功 液化 【解析】 【详解】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图中所示,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