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字词解释、翻译、问答题 下载本文

.

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

页脚

.

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三、填空 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之美。 山水相映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之美。 色彩配合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页脚

.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 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5、月色入户 户:窗户

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11、观潮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当……时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页脚

.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岸 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答案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3、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 (1)农历十六 (2)既而 (2)不久

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 而 ,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 远,近。

(2) 写“形“的句子是 (3) 写“色”的句子是 (4) 写“声”的句子是 (5) 写“势”的句子是 (1) 仅如银线(2)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 如雷霆,震撼激射(4)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3、作者引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八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

1、是日更定 是:这。 定:完了,结束

页脚

.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 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 3、雾淞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还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痛快。 白:指酒杯 二、译句 答案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1、(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问题 答案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