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顶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下载本文

桩后用100m3堆土压重,堆土高度不小于2.5m,压实度不小于85%。为此在开挖工作坑之前要预先人工开挖钢筋混凝土后背墙桩孔,绑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之后浇筑后背横梁。实践证明,钢轨桩后背在顶进过程中变形小,安全性好,适用性强。

3、滑板制作

滑板按设计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顶面下设一层钢筋网,为增大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设地锚梁与后背梁及滑板浇筑成一个整体。滑板与后背梁连接采用18mm钢筋间隔20cm布置。滑板表面光滑,并做成3‰的前高后低仰坡。滑板顶面置润滑隔离层,由润滑层和塑料薄膜组成,其作法为:滑板顶面干燥后,直接浇一层3mm厚的掺入15%的机油石蜡。待石蜡凝固后,撒一层厚0.2mm~1mm的滑石粉,再在其上铺两层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压茬0.2m并使接茬口朝顶进方向。

4、箱身预制

在工作坑底板润滑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根据地形条件,4节箱身采用串联式箱身预制方法。首先做好测量定位工作,应使串联的各节箱身中心线、滑板中心线和顶进箱涵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并联箱身横移采用在底板上设置滑道用卷扬机及滑车组牵引的办法。施工顺序:测量定位一绑扎底板和底刃脚钢筋一灌注底板底刃脚混凝土一养护一安装内模一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一安装外模一灌注侧墙及顶板混凝土一养护一拆模+安装钢刃脚一做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在箱身顶板、侧墙和底板前端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刃脚,顶刃脚长3m,端头厚度20cm,根部厚度同箱体顶板。底刃脚端头高度同为20cm,根部厚度40cm,长度1m。底部设置3°

的船头坡,避免在顶进过程中扎头现象的发生。侧刃脚采用锯齿形状,分两阶,坡度小于60°。侧刃脚厚度30cm,并在中部设置3对加劲梁,梁体端头厚度与侧墙同宽,高度为25cm,根部同箱体同宽。刃脚制作时在迎土面设置160×100×10的不等边角钢,防止顶进过程中土体对混凝土的破坏。箱身顶面除做防水层之外,还用混凝土做10cm厚的保护层,并做成排水坡。侧面除涂沥青外,还要涂刷石蜡,减少顶进阻力。

5、顶进口加固

箱体预制同时在顶进端用管棚加抬梁对顶进口进行加固,管棚采用直径150mm的无缝钢管,间距40cm,中心距离框架顶高度20cm,施工采用对穿钻孔,单根长度不小于21m,搭接长度不小于2m。在钢管跟进同时压净水泥浆。在出口端管棚下设置2根45号工字钢抬梁,并在抬梁的两端设置直径为120cm的桩基,桩基深度4m。

6、顶进施工

(1)框架箱涵顶进施工工序

挖土→清底→测量→开镐→顶进→换顶铁→接长车道→测量校正→下一个顶进循环。

(2)千斤顶的布设

采用YQ-320型千斤顶,顶程20cm,根据设计箱涵最大顶力P=2600t,利用公式nkPi≥P计算出千斤顶的总台数(k为顶力利用系数,取0.9;pi为单个千斤顶的设计顶力),得出每个中继间需布置9台千斤顶。千斤顶设在两节涵身之间或末节涵身与后背之间,千斤顶对称布置。

(3)中继间的处理

为了防止顶进过程中相邻各节箱体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严重错牙,增加中继间的抗剪能力,在前后节箱体间设置剪力楔,即在前节箱体边墙端面内埋人8mm厚钢板制的空盒,并涂上润滑机油,在后节箱体正面预埋短钢轨楔(采用50 kg/m钢轨,长度90cm),楔子插入空盒中,箱体在顶进时楔子在盒内滑移,楔子埋设要平顺,竖向要留有15mm的空隙。为防止顶进过程中土壤挤进涵身,可在箱体外的顶、侧三面设置钢护板,即沿前节箱体接缝处预埋20mm厚的钢护板,钢护板长度延伸至后节箱体30cm(在千斤顶最大行程时),为了防止顶进过程中巨大的摩擦使钢护套脱落,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筋穿孔与钢护板焊接形成一个整体。

(4)顶进作业

四节框架箱涵分别从顶进方向往后背方向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顶进施工时,每镐顶程20cm。依次顶进,循环往复,直至箱涵就位。在顶进的过程中,箱身每前进一个顶程,即要对箱身的轴线和高程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偏差及时通知指挥人员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后背变形情况的观测,可在横向位置设观测点。

7、纠偏措施 (1)轴线偏差

顶进过程发生左右偏差,可通过增减一侧顶力、超欠挖土或顶进时楔紧一侧顶铁而另一侧留有空隙来调整。

(2)高程偏差

1)箱身“扎头”调整:底刃角增加向里上翘的角度;吃土顶进,开挖基底时欠挖8cm~10cm,将高出部分压入箱底调整;扎头严重时,可通

过换填碎石、灌注速凝混凝土、打入短木桩等方法增加承载力调整;用旧钢轨支顶涵身前端,经过几次顶换可调整;设置混凝土薄带(薄带中埋置短轨)来逐步调整。

2)箱身“抬头”调整:调整刃脚角度;两侧适当范围超挖;底刃脚前超挖,逐步调整。所有纠偏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及早发现的基础上,倘若造成过大的偏差后,再行校正则较为困难。因而为防止过大的方向和高程误差,除加强观测,认真预防外,还必须及时校正。同时要根据开挖的土质提前判断前面土质状况,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五、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安全保障领导小组,机构如下: 组 长:张中国

副组长:杨映武 刘福厚

组 员:郭伟锋 路强 白世强 郭庆斌 刘耀斌 段纯斌 安全保障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部,办公室主任:路强 ,电话:15883611088。

2、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 施工前应对现场的管道、电缆等地下障碍进行周密调查,预防挖穿地下设备,造成损失。

(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和穿戴防滑鞋,并严格遵守施工纪律,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3) 脚手架的搭设要牢固可靠、整齐有序。并要设立安全网以防高

空坠物伤人。

(4) 工作坑开挖时,机械开挖面、人工削坡面及装运作业面要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重叠作业,并在开挖完毕后,及时在周边设置牢固的栏杆。

(5) 工作坑边坡要稳定,若发现异常尽快处理,防止塌方伤人。 (6) 工作坑坡顶一定距离内,不得堆放物料,以免压塌工作坑边坡。 (7) 高空搭设步行板两侧必须有护墙栏,步行板必须两头搭设到位,严禁出现探头板、悬空板等危险隐患。

(8) 现场材料要按类别合理堆放,并码放整齐。备好防火器具,木材等易燃物堆放要适当远离住宿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9) 在临近施工现场的路口、街道等地段均要设置警示牌,在施工现场内有危险性的地方都要设置警示牌以提醒注意。

(10) 用电及电气设备的管理。使用临时用电线路和用电设施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很大,为了保证安全,电气设备的要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安装、使用和保养。按照规定,所有设备均要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如变压器一类高危险性设备应有护栏并设置警示牌。施工用电线路要整齐,严禁私自搭接,对电缆要进行随时抽查,发现有破损电缆或是被腐蚀电缆要及时更换,以确保安全。

(11) 桥体顶进施工。在顶进施工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场地,顶进时顶铁、顶柱、顶梁上方严禁站人。工作坑顶端一段距离内不得堆放工具材料,以防坠落伤人。顶进过程中还要随时注意边坡和线路的稳定,发现有异常情况和危险隐患时要及时停止顶进,排除隐患,当确定隐患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