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9遗传的分子基础 下载本文

专题突破练9 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19福建莆田一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细菌内,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R型细菌的DNA片段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B.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过程中,R型细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前后的DNA中,嘌呤所占比例发生了改变 D.S型细菌的翻译过程中,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2.(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模)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P和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不含P C.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一样的,均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 D.该实验也可以选择C和N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

3.(2019湖北武汉调研)HIV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cDNA。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ZT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B.AZT可与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 C.AZT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 D.AZT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

4.(2019山东泰安一模)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是 ( )

14

15

32

32

32

35

A.过程Ⅰ形成的mRNA中(A+U)的比例与抑癌基因对应区段中(A+T)的比例相等

B.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C.反义RNA阻断抑癌基因表达的过程需要以tRNA作为转运工具 D.阻断杂交分子的形成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5.(2019天津南开一模)图1为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X是细胞中所有大分子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B.图1中A、b基因转录时,模板链都与DNA聚合酶发生结合 C.图2曲线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运氨基酸的rRNA增多 D.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的原因之一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6.(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 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

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

7.(2019福建泉州联考)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 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8.(2019四川南充适应性考试)下列有关DNA、基因、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只含一个基因 B.生物的性状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9.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的脱氧腺苷三磷酸即dATP已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的T2噬菌体DNA的混合液在有Mg存在的条件下于37 ℃时静置30 min,检测发现,DNA分子被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

A.无DNA合成,因为缺乏能量供应

B.无DNA合成,因为细菌DNA聚合酶不能催化噬菌体的DNA复制 C.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相同 D.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相同

10.(2019四川绵阳三诊)下面关于细胞中DNA复制、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个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B.间期DNA复制时所需的酶主要有解旋酶、DNA聚合酶 C.转录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RNA酶的作用下连接成RNA D.无论DNA复制还是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1.(2019福建厦门质检)环境中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细菌的代谢与生长。某些细菌可通过SgrSRNA进行调控,减少葡萄糖的摄入从而解除该抑制作用。其机制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