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数知多少
单元分析 一、教材解读。 教学内容:
教材P6---25,本单元内容有四个信息窗及相关的自主练习、一个相关链接和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估计。
过程与方法: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点包括: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
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习读写万以上的数。
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大数,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体会十万、一百万等数的大小感受大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大量搜集有关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读数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信息。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重点。
2、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建立“万”、“亿”的概念,构建知识网络。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角逐计数器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记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
课时安排:
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 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2课时
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2课时
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
5、拓展平台数字编码..........2课时
信息窗一 万以上数的读法
第一课时:认识万以上的数
教学内容:P2--3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计数器,活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
老师在网上查找到一些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信息,你们想知道吗?看到这些数字你想知道什么?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情境图一展示的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整体建筑的表面是由气枕覆盖而成,面积达十万平方米,堪称世界之最。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让学生体会十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