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案 下载本文

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 125个小木块。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 142个小木块。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三)应用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 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你们每个小组都有 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 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动要求:老师为 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 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 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 生2:我会用计数器表示。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课后反思:

数一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万 教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学法:动手操作感知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你们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

生:珠穆朗玛峰。

师: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吗?(出图) 师:谁能读给大家听?生略。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两个之最。老师这还有两幅图(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2.⑴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三千颗。 ⑵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种。

师:在这几幅图中都有一些数字,以前我们学习了100以的数,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些数字和100以的数比

较,怎么样?

生:这些数字比100以的数大很多。

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挂图

提问: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回答:一万。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 2.数一数

出示正方体图。

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3.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 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三、完成p23练一练1~4题。 1.完成第一题,动手拨一拨。

2.完成第二题,说一说(训练读法)

3.完成第三题,说一说,多少个千多少个十?比赛。 4.完成第四题,动手动手操作。 四、总结

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设计: 数一数(二)

10个一千是一万 课后反思:

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2.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数位顺序。 教法:复习指导 学法:练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小黑板出示练习 4785读作6034读作 3806读作3500读作 二.复习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三.一百一百的数,从八千九百数到一万,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先指名数,比赛。 2.一人读一人拨。 3.自己动手拨一拨。

四.说一说,有多少个正方体 1.一摞10个,10个10个的数 2.指名说有多少个。 五.想一想,说一说。 1.没有0的数。 2.中间有0的数。 3.末尾有0的数。

六.利用附页2中的图摆一摆 0

板书设计: 练习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课后反思:

拨一拨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数位顺序。 教法:动手操作引导归纳 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算盘小黑板 教学过程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信息(小黑板)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数位上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写出横线上的数填一填。 2.读一读,写出横线上的数。 板书设计: 拨一拨

2932读作:两千九百三十二三百二十七写作:327 9040读作:九千零四十八千零五十二写作:8052 课后反思:

试一试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认识数位顺序。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 教学难点:万以数位顺序。 教法:动手操作引导归纳 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黑板出示

3508读作:五百二十七写作: 5020读作:七千零三十二写作: 二.看一看,说一说 1.2128=2000+100+20+8

2.2128里有2个一千,一个百,2个十,8个一 3.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三.动手操作 1.小黑板出示 35609 09999

2.同学们自己在计数器上练习拨一下。 3.找同学表演。

4.练习说说每个数包含的意思。 四.同桌练习 一个拨一个说 五.完成练习

六.读一读:中国古代记录数字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试一试

2128里有2个一千,一个百,2个十,8个一 课后反思:

比一比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法:观察引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谁最矮? 1、出示图片。

海拔约1865米香山海拔约575米

泰山海拔约1533米华山海拔约2055米 2、比大小出示 万 千 百 十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