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重庆等地科研单位测定,15厘米厚加气混凝土墙的隔热性能相当于24厘米厚标砖墙;15厘米厚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隔热性能优于有架空层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园孔板。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外墙或屋盖,只要厚度选择适当,其效果优于砖砌墙体。

加气混凝土墙与砖外墙热工要求厚度对应关系表列于下:

表1—1

加气混凝土外墙厚度(cm) 15 相当于砖外墙厚度(cm) 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有效使用面积的差别,是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由于加气混凝土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采用它作墙体材料,由于墙体减薄而获得了实际使用面积增加5~10%的技术经济效果。

(4)防火、吸声性能好

加气混凝土是非燃烧体,它的热传导性能低,热迁移慢,故能保护其它结构不受火灾影响,且在高温下也不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因而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据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测定,3.3m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为1.25h,而相同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园孔板仅为55分钟。

多孔材料是主要的吸声材料,加气混凝土由于系多孔结构,因此它的吸声能力比之用传统材料砌成的墙体一般要高出5~10倍。

24 20 37 22 49 28 62 5 (5)省工、节能、施工方便

实践证明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建筑,其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可以得到直接的、间接的好处。

首先是重量轻、施工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砌筑中改变了用标砖时“一刀、一砖、一弯腰”的繁重劳动。据统计,其效率比标砖可提高工效2~5倍。

二是块大,砌筑砂浆可节省30%或更多一些。

三是规格灵活,尺寸可大可小,并且有可钉、刨、锯、凿、钻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施工及安装。

四是大大的节约了运输能耗。加气混凝土的运输能耗仅为砖混结构和混凝土大板结构的12~13。

五是它的热工性能优良,对于采暖地区来说,每年可节能13以上的采暖费用。

1.4.3实施建筑节能的需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6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会议指出,节约能源是中国的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战略方针。建筑业是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目前中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7.5%,包括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内的民用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为了

6 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必要制定《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条例草案明确了新建建筑的节能规定,新建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和验收必须按照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

长期以来,由于建筑节能工作的滞后,我省建筑物保温隔热和气密性很差,单位住宅面积采暖能耗较其它地区高。大部份城镇居民采暖以燃煤为主,采暖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大量采用燃煤,使城镇空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超过标准。在农村,采暖及炊事除采用燃煤外,还较多采用燃料,主要依靠燃烧木柴秸杆等生物能源,致使水土流失加剧,秸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愈加迫切,“空调热”日见高涨,热水供应成为居住必须,由于空调和热水器大多在用电高峰期间使用,空调和热水器能耗已成电力紧张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建房、购房需求持续不断,加上房屋隔热性能差,改变冬冷夏热的室内环境,必将使能耗进一步加大。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能耗比例会日益提高,能源供应将会更加紧张,很可能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改善居住建筑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提高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

7 知,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规定今后居住建筑通过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增强建筑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空调总能耗应降低50%。

建筑节能50%的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建筑维护结构节能25%;二是采暖、空调设备节能25%。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通过降低墙体、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增加门窗缝隙的气密性等措施来实现。按此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为满足建筑节能的首选墙体材料。

综上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不仅显示了材料本身具备的各种优良性能,而且也能体现其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行性及先进性,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墙体材料,我国建材主管部门已经在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气混凝土是新型建筑材料的重要发展品种之一。

因此,项目利用粉煤灰或硅砂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投资省,建设周期短,非常必要。 1.5报告编制依据

(1)《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核准申请》;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现代投资项目管理手册》;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第三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