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名校名师推荐…………………………………………………

《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教与学目标:

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与学重点: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2、温度带的划分。 教与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教与学方法:

情景导入、对比讲解、读图分析 教与学准备:

景观图片、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 教与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哈尔滨的冰雕展览和广州的花卉展),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时间?(学生回答)相同的时间,广州和哈尔滨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说明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1页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图2.14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解决问题: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而夏季却南北普遍高温? (2)教师点拨:

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阳光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离阳光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热量就越少。

此外,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1

……………………………………………………………名校名师推荐…………………………………………………

(3)探究结论:

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分别是哪里?为什么? 学习任务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2页和32页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解决以下问题: 1、 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每个温度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影响气温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是难点。学习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储备,结合我国的纬度位置、地形特点,

通过读图、小组交流的形式、概括总结出我国的气温分布规律;利用列表格的形式对比讲解,得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温度带的分布主要通过我国的地形图,反复读图,加深对温度带空间分布的记忆。

第二课时

教与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与学重点:

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与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与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与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

……………………………………………………………名校名师推荐…………………………………………………

学习任务一: 1、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4页和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和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阅读教材第36页及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教师点拨:

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4、合作探究: (1)探究问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聚生淮北则为枳”试用地理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教师点拨: 从秦岭淮河两侧气温降水的不同来分析。 (3)探究结论:

秦岭淮河南侧为向阳坡,气温高,同时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而北侧则相反,因此由于两侧的气候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植被。

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对规律的总结从而形成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

教与学目标:

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与学重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