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章节测试答案 下载本文

答案: 隋末唐初

7、北宋时,少林高僧福居邀请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献艺,汇成《少林拳谱》。 A:对 B:错

答案: 对

8、少林派拳的特点是结构紧密、招式变化多,实用而灵活。 A:对 B:错

答案: 对

9、开国功臣许世友在少林寺学练过拳。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历史上的三次大的移民起点都在河南,使得少林功夫南移,扩大了其影响。 A:对 B:错

答案: 对

11、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收入于《南雷文案》中的一篇文章《王征南墓志铭》。 A:对 B:错

答案: 错

12、陈氏太极拳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创编。后来衍化出杨、武、孙、吴四大流派,迅速流布全国。 A:对 B:错

答案: 对

13、苌家拳由唐代武则天年间河南荥阳汜水人苌乃周所创。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1、( )能塑形正身法,致人中和,成为众多武术门派基础功法。 A:站桩

B:练套路 C:散打 D:打坐 答案:

2、( )力,就是周身协调一致所产生的力。它能增加打击的质量和发力的肌肉群,从而增强爆发力。 A:直线 B:整体 C:柔性 D:硬性

答案: 整体

3、武术修炼中,讲究内、外三合,六合归一,其中外三合表述正确的是( )

A: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B: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C:心与意合,手与足合,气与意合

D:手与足合,足与力合,心与意合

答案: 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4、位移力是因物体位置移动而产生的力。位移力的大小与( )两个因素最相关。

A:移动物体的质量大小

B:移动速度的快慢

C:移动时的角度

D:移动时的距离

答案: 移动物体的质量大小 移动速度的快慢

5、由于物体的旋转而产生的力称作旋转力。( )和旋转角度是物体旋转的三要素。

A:旋转中心

B:旋转速度

C:旋转方向

D:旋转物的质量 答案: 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6、武术运动最讲究虚实,武术中的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

A:空虚,或无

B:破绽或漏洞等

C:弱,虚弱

D:高手追求的虚空境界

答案: 空虚,或无 破绽或漏洞等 弱,虚弱 高手追求的虚空境界

7、“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要强调是是禀行中正之道。 A:对 B:错

答案: 对

8、站桩能塑形、正身法,能让人保持中和的状态,是练武的基础。 A:对 B:错

答案: 对

9、站桩时应该自然呼吸。 A:对 B:错

答案: 对

10、整体力,就是周身协调一致所产生的力。是一种僵力,拙力。 A:对 B:错

答案: 错

11、旋转是为了调整身体的状态。一是借力打力,另一个就是便于自己发力。 A:对 B:错

答案: 对

12、从思维力方面讲,练拳练的是人的大脑思考问题的方式。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四章

1、武德,是习武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常被分为( )德和口德。 A:师 B:手 C:恩 D:道

答案: 手

2、能在武学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坚韧的个性,传说( )三下陈家沟,前后十余年,终于成为一代太极宗师。

A:李洛能

B:杨露禅

C:郭云深

D:孙禄堂

答案: 杨露禅

3、武林人士胜负意识强烈,除了与武术的产生件和社会竞争、生存的需要有关外,还与中国人深厚的( )文化有关。 A:人情 B:面子 C: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