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下载本文

9、德育过程总是从晓之以理开始的。 六、论述题

1、某校高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即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四科分别分为A、B、C三个水平层次,学生从高二开始按高一的学业成绩、自己的兴趣、教师的建议等分别选择不同水平的科目内容进行学习。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评析该学校的这一举措。

2、下列案例中林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正确贯彻了什么原则?

在教《鱼》一节课时,林老师事前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上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体表面、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林老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义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严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3、子路和冉有两学生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意思,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你干什么事情都得先听他们的意见再做。\而回答冉有则说:\听到一个道理就去做做看。\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同一句话解释不一样,孔子说:\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好勇自负,所以我要遏制他。\请分析孔子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第七、八章 教学 一、填空题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 基本途径 2、特殊,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 3、讲授法

4、上课,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6、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8、班级授课制 9、京师同文馆

10、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11、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12、讲述、讲解和讲演

13、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等 14、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二、名词解释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3、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三、选择题

1-5:DBCAD 6-10:BBCDC 11-13:DAA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答:(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 3、简述教学过程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答:(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4、简述教学过程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5、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7、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答:(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五、辨析题

1-5:×√××× 6-9:×××× 六、论述题

1、提示: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分组教学等。 2、提示:演示法,直观性。 3、提示:因材施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8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 德育

一、填空题

1、德育是____、____、____的总称。

2、德育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____、____、____。

4、德育过程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__。

7、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晓之以理,____,____,____\。

8、我国德育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名词解释

1、学校德育 2、陶冶法 3、说服法 三、选择题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3、提出德育的认知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4、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5、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D、皮亚杰

6、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冶教育 D、指导自我教育

7、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劳动 D、班主任工作 四、简述题

1、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3、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简述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以遵循。 五、论述题

由于学校放学早于工作下班时间,某校初二年级学生放学后处于自流状态,于是打架斗殴、破坏公物及环境的事情屡有发生。为此班主任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学雷锋,爱集体\的宣传教育,并建议同学们放学后到校外找砖头为学校砌花台,美化校园环境,谁找的砖头越多,张老师越给予表扬。没多久,花台砌成了,在此期间,学生打架斗殴及破坏公物情况没有再发生,但外单位却告状,原来是有的学生到人家工地上偷了砖头。 请问上例中的张老师贯彻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 第九章 德育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2、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组织活动和交往

7、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二、名词解释

1、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三、选择题

1-5:DDABC 6-7:BA 四、简答题

1、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答:(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 的主要特点。

答:(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

3、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答:(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4、简述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可以遵循。

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五、论述题

提示:贯彻:疏导原则;违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