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A.两物体在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在分析s-t图像时,图像是直线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的物体做变速运动;两物体在某点相遇,说明物体的路程相同。

【解答】在5s时,两物体的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在5s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会相遇;故A、B错。 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其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以近三年各地中考试题为选材,提升学生对本单元考点的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广西贵港)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cm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 【答案】B。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7cm,故B符合题意;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题意;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2.(2019·河北)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可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A、一张纸的厚度为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故B符合实际;

C、一支普通圆珠笔的质量约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C不符合实际;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3.(2019·苏州)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B.苏州地区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答案】D。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苏州地区6月份最高气温不到50℃,所以平均气温远低于50℃。故A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全新2B铅笔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达5km/h=5×

m/s≈1.4m/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

4.(2019·潍坊)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20dm B.潍坊市夏季高温约为40℃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km/h D.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答案】B。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潍坊市夏季气温较高,可以高达40℃,故B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5.(2018·衡阳)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答案】A。

【解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符合实际情况,故A正确; B.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错误;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70um,故C错误;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左右,故D错误。

6.(2018·娄底)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s=250m,t=10s,故汽车的平均速度v=故选B。

7.(2018·钦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um

【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选C。

=20m/s=72 km/h,故B正确。

8.(2019·湖南邵阳)学校大课间操时,小明同学在跑道上向前做慢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蹬地的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后; B.小明看到跑道在往后退,是以小明为参照物; 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D.小明在慢跑时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B。

【解析】A、小明向后蹬地时相对地面鞋向后运动,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 B、跑道在往后退说明跑道是运动的,跑道和小明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所以可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故B正确。

C、小明在匀速通过弯道时,他的速度不变,方向变化,所以小明的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 D、小明无论是慢跑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明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站立时受力面积是两只鞋底面积,跑步时是一只鞋底的面积,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2019·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到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①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②时间一定时,不同物体运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③由图象可以得到甲乙在t1到t2时间内的路程关系;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间运动快慢都是相同的。此题考查了s-t图象的分析,根据图象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答此类问题的第一步。

由图象知,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

10.(2019·潍坊)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发的600m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成功完成下潜任务。在某次下潜中,若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结束计时,下潜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海龙Ⅲ”的形变,下列对“海龙Ⅲ”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10min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在6~8min,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答案】AD。

【解析】(1)由图可知,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间;(2)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在1~3min内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水的浮力变化;(3)由h-t图象可知在4~6min内潜水器的速度,然后判断其状态;(4)由h-t图象可知在6~8min内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化。

【解答】A、由图乙可知,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10min,故A正确;

B、由题知,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则在1~3min内,潜水器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gV排可知,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在4~6min内,下潜深度h不变,说明潜水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